柳林县“六个提升”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本报记者 贺建锋 通讯员 温志新
“柳林全力稳增长、扩投资、促发展、惠民生。在爬坡过坎中奋力前行,在披荆斩棘中夺取成绩,美丽幸福柳林迈出坚实步伐。”1月6日,在吕梁市委宣传部、吕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柳林县专场上,柳林县委副书记、县长燕明星用 “六个进一步提升”全面介绍了柳林县高质量发展成果。
落实政策举措 培育新兴产业
经济指标是衡量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柳林统筹发展与安全大局,认真落实稳投资一揽子政策举措,县域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连续4年保持在300亿元以上,全市排名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近3年连续保持在30亿元以上,保持在全省前列;城镇、农村居民两项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收入总量连续3年均位居全市前三;2024年,柳林县入围“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燕明星表示:“今日之柳林,正以‘经济强县’‘财政大县’为一域争光、为全市添彩。”
据悉,柳林聚焦吕梁市委“985”重点产业链,加快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四梁八柱”。燕明星介绍,柳林打造了“5+5”特色农业,整合涉农资金8亿元,通过补贴补助+保险政策激励,打造了红枣、核桃等5个传统产业和朝天椒、木耳等5个新兴产业,“5+5”特色农业保持了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柳林碗团、红枣、白酒等一批特优产品享誉三晋大地;筑牢煤炭“压舱石”,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建成智能化矿井9座,数量居全市第一,煤矿先进产能达到91%。
在全省率先推广中科院院士何满潮的“无煤柱自成巷110工法”,目前累计推广矿井12座,实现资源开采重大变革,每年因此多回收煤炭250余万吨,新增加产值约20亿元;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非常规天然气年产量逐年增加,2024年达到2.4亿立方米,增幅超10%。
提升城市面貌 共建宜居柳林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燕明星介绍说,柳林县按照“大县城、小集镇、中心村”的发展思路,大刀阔斧补短板、促提升,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柳林。
柳林通过实施东山新区建设、明清街片区、公路大厦片区等改造,极大改善了城区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水电气暖讯等市政配套不断完善,近三年,柳林大医院、“一校两馆”、大剧院、北大街公园、上海实验初中、清河公园提质改造及城区7座过街天桥等重大市政和民生项目相继建成投用;2024年首次开通柳林到太原、北京动车组列车,柳林跨入了“动车时代”;紧紧抓住市委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历史机遇,突出柳林地方特色,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旅游重点村,其中后冯家沟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近三年来,累计投资5.5亿元实施农村饮水改造提升工程,全县常住人口100人以上自然村全部实现自来水入户,16万群众从中受益,告别了长年“吃旱井水”的历史。
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招牌”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黄河由北到南纵贯柳林,黄河一级支流三川河横穿全境,柳林县担负着沿黄生态保护的重大政治责任。对此,柳林持续深化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一体推进治气、治水、治土、治废,在全省18个生态功能县区排名位次逐年前移;通过综合施策、靶向治理,柳林实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10、氮氧化物指标逐年下降目标。
优化营商环境 增进民生福祉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柳林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专项行动,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推动更多事项一次办、高效办;县政务大厅搬迁投用,290项审批事项全程网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排名全市第二;累计“帮办代办”业务1.5万件,群众回访满意率达100%,柳林因此荣获 “全国企业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县”称号;柳林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近三年来依托“吕梁政企通”平台,累计为1.4万户企业和个人足额兑现奖补资金4000余万元;近三年来,柳林县累计签约项目40个,到位资金149亿元;新增“四上”企业25户,其中规上企业12户;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万户以上,其中涉税主体占到50%以上,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我们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办好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燕明星表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近三年来,柳林县加强与山大附中、衡水中学、海亮教育集团的深度合作,让柳林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高考达线人数和985、211、双一流等重点院校达线人数逐年增加,2024年柳林县本科升学率近50%;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柳林围绕打造省内示范、全市一流的区域型医疗高地,县人民医院与北京朗豪医疗集团、省专家学者协会、省人民医院等深度开展战略合作,引进医疗专家59人;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历年的省、市民生实事如期完成;去年以来,示范性托育中心、护理型养老院、残疾人康复中心、殡仪馆等民生项目建成投用;各类救助供养水平连续保持全市最高;特别是近三年来,柳林坚持“理旧账、清旧债、开新局”,拿出真金白银解决了十年多来遗留的近500户拆迁户安置问题以及陈年旧账,政府公信力显著提升;建设高水平“平安柳林”,持续开展“法治山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等专项行动;纵观近年来工作,柳林社会大局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和谐稳定,这成为柳林难能可贵的成绩,也成为柳林人民最大的福祉。
会上,柳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利民,县委常委、副县长曹俊芳,副县长张耀东、武丽云,李喜平、李海斌分别就柳林县在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与举措回答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