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 全力推动育人质效稳步提升
本报记者 刘琴 通讯员 田东婷 周洁
2024年,长治学院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了一系列文化品牌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中提升综合素质,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茁壮成长,全力推动育人质效稳步提升。
聚焦“三全”育人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打造专项“文秀”品牌。持续发挥黄文秀事迹展馆的育人优势,组织“文心秀行”宣讲团开展省内巡讲,组织两批“文心秀行”实习先锋队赴百色开展教育实习;筹拍思政题材电影《这,就是青春》,获批我省2024年度重点题材电影扶持项目;思政话剧《文秀的礼物》连续两年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
建设行走的“大思政课”。发挥校史馆、博物馆、文秀馆和动物标本馆的育人功能,将场馆育人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和毕业生离校教育“最后一课”;思政情景党课《太行追梦人》受邀走进革命老区沁源巡演,“光耀太行 理响长治”宣讲“进单位、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火热开展;山西公安英模宣讲、“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长治非遗美食等活动走进校园,打造了一堂堂“有知”又“有味”,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大思政课”。
拓展社团文化功能。长治学院秉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丰富校园文化的宗旨,开展了涵盖体育、艺术、文学、科技、公益等多个领域的49个社团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生活的内涵与活力。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长治学院团委组织开展了“青春大讲堂”系列活动之对话“五四奖章”获得者主题讲座,邀请“山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临汾市乡宁县台头镇人大主席杨宗鹏和该校杰出校友黄文秀先进事迹展馆馆长、学工部副部长田东婷与青年学子面对面交流,勉励广大长院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聚焦学生需求 优化管理服务体系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育人基础。设立辅导员专项培训经费,分批次组织辅导员赴省内外开展学习培训,邀请各层次各领域专家学者走进学校指导;举办“辅导员论坛”“辅导员沙龙”,立项3个辅导员工作室,举办“爱党爱国 知校荣校”主题班会示范观摩活动,编印《初心光,育人路——辅导员工作案例汇编》,全力打造平台,引导辅导员增强综合素质。持续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构建分层分类的辅导员赋能培训体系,定期开展辅导员大讲堂、辅导员培训、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提升辅导员综合育人能力。以备战我省第十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为契机,举办校级比赛,促进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
关爱心理健康,传递育人温度。心理健康测评与全时段的心理危机排查全覆盖,对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利用好“5·25”宣传教育月等重要活动和时间节点,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心理教师等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搭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网络,构建“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加强校系联动,持续召开各级重点案例研判会议,组织心理健康专题研讨会,定期研讨危机和疑难案例。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心理品质,积极营造阳光、暖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稳抓就业创业,增强育人实效。常态化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2024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86.64%,在省内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协议、合同就业率较去年增加13.25个百分点,高质量就业率较往年有较大提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稳中有升,2024届学生平均考研录取率同比去年增长了1.98个百分点,名校录取率仍居高位。
聚焦“五育”并举 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坚持德育铸魂。不断创新政治理论学习途径,以线上“青年大学习”等网上主题团课、线下“青马工程”等为主要支撑,组织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组织学生到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平顺西沟村、黎城黄崖洞革命纪念地、沁源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等地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涵育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的浓厚情怀。
坚持智育赋能。构建多元化课程结构,举办“未来教师技能大赛”、“剧写红心”戏剧节、“佳旭杯”游戏创业大赛、“让文物活起来”校园演说大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激发潜能。
坚持体育强基。以“健康长院”理念为引领,通过“运动世界校园APP”等载体,营造“运动校园”氛围,举办“校长杯”篮球赛、“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等活动,引领“全员运动”新风尚。该校体育系学子在我省大学生篮球锦标赛中,以七连胜的战绩勇夺冠军,创造了该校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
坚持美育润心。举办首届校园文创大赛、校园舞蹈大赛、“唱响赞歌迎国庆青春向党颂华章”学生合唱比赛及“持梦为麦,声动未来”主持人大赛,开展“宿舍文化节”“校园井盖涂鸦”等美育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东盟—山西非遗文创展”“非遗进校园”等特色活动,营造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氛围。
坚持劳育塑人。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锻塑品格。坚持开设为期一周的德育劳动课,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劳动教育理念融入育人实践中,使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习惯。
聚焦全面发展 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在志愿服务中贡献青春力量。为长治市“在太行山上 青春长治——长治大学生毕业嘉年华文艺晚会”“长治环漳泽湖马拉松赛”等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外语系学生志愿者承担了 “中国—东盟周”现场翻译、会务引导等工作,学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长院担当,贡献了青春力量。
在社会实践中讲好长院故事。2024年,长治学院组织90余支团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涵盖理论宣讲、乡村振兴、教育关爱、普通话推广、寻访红色记忆等多个主题,学生覆盖率达100%。
其中,作为“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我省第一所承办高校,选派23名志愿者前往长治市平顺县和大同市灵丘县开展支教服务。“推普助振兴,语你共前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获批全国推普项目团队;光辉历程“两弹一星”宣讲团入选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
红梦引航,赓续新途——“零距离”宣讲团在全国大学生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活动中,被团中央评为优秀团队。法经荧光志愿队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法治中国青春行”专项活动。
在各类竞赛中激发创新活力。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山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长治学院荣获金奖1项、银奖5项、铜奖13项,生命科学系《虫启未来——小虫子开辟废弃物高质量利用的新天地》项目获国家级铜奖;在2024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山西赛区中获金奖2项、银奖8项、铜奖9项、优秀奖1项,获奖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新的一年,长治学院将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凝心聚力、实干担当,干出“精气神”,跑出“加速度”,实现“新突破”。
聚焦思想引领 增强铸魂育人实效
继续推进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头脑行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切实提升思政工作育人实效。提升“文心秀行”育人品牌活力,大力推动黄文秀先进事迹宝贵育人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选拔优秀学生成立“黄文秀班”,教育引领广大青年学生争做“文秀式”好干部、好青年;升级优化“文心秀行”校级品牌,继续探索“文心秀行”理论宣讲队伍、实习先锋队、社会实践队等特色品牌的育人功能和实效。
持续打造“六馆一中心”场馆育人品牌,推动各系“一系一品”活动产出成果、结出硕果。
持续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围绕学生社区开展系列特色活动,搭建“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平台、党团活动空间、学习园地,打造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沉浸式空间。加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引领文明宿舍建设,持续推进环境卫生、心理健康、空间共享等工作。
积极引导学生提升“学习素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时间观念;引导学生坚持上早晚自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校园文化活动,做好朋辈学业辅导与帮扶活动,激励学生潜心求学、立志成才。
2025年,长治学院将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学生日常管理、深化学风建设、完善资助与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努力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