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1月13日

178件(套)南方各民族银饰精品亮相太原


  本报记者 田璐
  
  1月12日,“多彩中华 美美与共——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各民族银饰展”在太原市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遴选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各民族银饰精品178件(套),以银饰的种类、造型、纹样及工艺为切入点,介绍了南方少数民族的头饰、身体各部位佩戴的银饰及银手饰。观众可以深入了解中国银饰的制作工艺、佩戴文化,感受中国银饰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我国南方,世居着汉、壮、瑶、苗、侗、仫佬等多个民族,他们的银饰造型多样、种类繁多、纹样丰富,映射出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展现了我国多元民族文化包容并蓄、绚丽多姿的繁荣景象。
  据了解,此次展览由山西省太原市文物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桂林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博物馆、桂林博物馆承办。此次展出的南方各民族银饰精品均为桂林博物馆所藏,二级文物23件(套)、三级文物130件(套),根据银饰的佩戴部位,分为“银花钗头”“美佩环身”“镯钏绕腕”3个部分。其中,展出的十六排钱纹錾花银插梳,是瑶族盛装上的重要装饰物。一套两件,每件由16根银条绑系组成。每根银条上都錾有圆点纹,又巧妙地组合成钱币的纹样。钱币纹有着富裕显贵的意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瑶族八排龙鱼纹錾花银项圈表面錾刻鱼龙纹饰,项圈边缘用银条盘制成16个乳钉形装饰。人们把鱼纹刻在银饰上,祈望子女繁衍、多子多福、生生不息。整件项圈简洁大方,又不失华贵之感。
  太原作为拥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北方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据点,有着北方民族豪爽豁达、质朴刚健等文化特质。此次展览的举办,恰是搭建起了南北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将南方各民族银饰所蕴含的细腻情感、精巧工艺及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与太原所代表的北方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续写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交流互鉴的精彩故事。
  开展当日,为丰富观众的体验、深化展览内涵,太原市博物馆还特别举办了“生生不‘锡’溢彩流光”主题社教活动,吸引了近20组亲子家庭的热情参与。讲解员王文君结合展览主题和文物特色,为观众们带来了生动详尽的讲解,让大家近距离欣赏精美银饰,对南方各民族银饰的历史、工艺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讲解后的创意制作环节,大家利用锡纸作为原材料,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制作出一件件自己喜爱或印象深刻的“银饰”作品,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童趣和创意,也体现了银饰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