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角色大价值“金牌导游”讲“活”皇城相府
本报记者 田璐
“皇上驾到,大学士陈廷敬接驾……”1月13日10时,在晋城市阳城县皇城相府景区御书楼广场前,随着一声清脆的开城锣声,扮演“太监”的秦晋林高亢地说着开场白,大型开城仪式《迎圣驾》表演就此拉开帷幕。
“皇城相府的主人陈廷敬,是康熙年间的宰相,为官长达53年……”当日10时40分,在皇城相府景区中道庄门匾下,身着长褂、戴着眼镜的秦晋林字正腔圆地为游客讲解着相府传奇。此刻,他是景区的金牌讲解员。
景区演员、“金牌导游”、最佳人气短视频主播、导游部副经理、景区中级文化研究员……在景区工作20余年,秦晋林不断挖掘提升表演内容,在讲解员岗位上持续成长,为景区品牌建设及晋城市文旅融合发展作出了贡献。小角色大价值,多重身份下、多项荣誉背后,是他对景区的热爱、对文旅事业的执着。
苦练功肯钻研 讲“活”相府风云
秦晋林是土生土长的晋城人。2002年,他在皇城相府景区经营旅游纪念品。一年后,《康熙王朝》的热播,让景区的游客日益增多。景区开始策划“迎驾开城仪式”,能说会道的秦晋林被导演挑中,扮演“太监”角色。结果,秦晋林一炮走红。前来观赏的游客没记住“皇上”“陈廷敬”,反而对他演的“太监”印象深刻。这一演,就是22年。
2004年,秦晋林报名了景区导游岗位。一年后,他被调入景区导游部。工作中,他的讲解风格幽默有深度,还时常结合传统相声,深得游客喜爱。直播间里,他移步换景,声情并茂地讲述着相府里的一段段典故,将网友深深地带入到故事中。殊不知,这背后他付出了很多。
为了不让讲解词干巴无趣,他查阅历史故事、民俗文化,阅读《大清相国》等书籍,不断扩充知识面,让故事变得丰满、风趣。他还通过听相声、看京剧,学习相声、评书语言,练习北京口音普通话提升自身。
一次,秦晋林为南京的游客讲解,一个小朋友问他,“花园里的秋千为什么不叫春千、夏千”?这个问题一下把他问懵了。当时,他找了个理由说服了对方。讲解结束后,他赶紧查资料找答案。“实际为‘鞦韆’,后来简化成‘秋千’。《汉武帝后庭鞦韆赋序》中写道:‘鞦韆者,千秋也。’”遇到问题肯钻研,秦晋林的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
担任导游以来,秦晋林每天都要走1万步以上。“遇到旅游旺季,一天最多要讲解5次、走三四十公里。”秦晋林说。接待游客时,他会根据游客的年龄、身份和地域为其量身定做讲解词。遇到老年游客,他就怀旧;遇到年轻人,他会讲奇闻轶事;遇到教师,他就穿插古代教育故事。他不仅能抓住游客的注意力,还创新推出了古装特色讲解,丰富游客的体验感。可以说,他凭着一张嘴,把皇城相府讲“活”了。
如今,他积累了丰富的导游带团、政务接待与外出推介等经验,有着过硬的带团技巧和培训能力,形成了独特的讲解风格与见解,并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对新导游有问必答,毫不保留地教授大家。
融合宣传推广 金牌讲解魅力大
“金牌讲解魅力大,文化底蕴非寻常。字正腔圆音悦耳,学识渊博口才棒……”曾有来自湖北武汉的游客作诗如此评价秦晋林。
多年来,秦晋林广受游客好评,荣获了“晋城市十佳导游”“晋城市金牌导游”“皇城相府(集团)劳动模范”等称号,并多次被评为“皇城相府(集团)标兵导游员”等荣誉。
2019年,他借助“短视频+文旅”传播效应,深挖皇城相府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景区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典故融为一体,立体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在短视频平台上为游客展现。近年来,他配合景区拍摄了300余条短视频,部分视频的浏览量高达1480万、点赞量18万次;线上直播超300场,并荣获“全国短视频大赛最佳人气奖”。
“挖掘文化内涵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秦晋林说,“陈氏家族始终保持着‘耕读并举’的家风,我也将其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对孩子的教育中,让孩子懂得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及为人处世的道理”。
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皇城相府不断打造演艺项目,推出了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让皇城村焕发了新韵味,这当中不乏有秦晋林所作的贡献。而他总是自谦道:“我只是皇城相府故事的传播者。我只是把兴趣当作工作,把工作当作兴趣,尽己所能为更多游客讲好皇城相府故事、讲好晋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