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1月21日
高效履职 怀揣热情 奔赴春天

听!山西两会上来自青年的声音


  省政协委员吕晋宇 推动绿电直供试点示范项目落地
  本报记者 田凤凤
  山西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过程中,亟需发挥新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形成比较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打造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山西省风光等绿电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发展前景好。截至2024年底,山西省已并网风电装机2616.48万千瓦,已并网光伏装机3476.05万千瓦,风光开发潜力大。
  省政协委员吕晋宇建议,合理提高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求,逐步适应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助力“双碳”目标推进,推动传统能源基地由“能源生产”向“绿色能源供应基地”转变,提高终端用能清洁化消费比例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积极推动绿电直供试点示范项目落地实施。
  同时,研究出台绿电直供(连)试点示范实施细则、价格形成机制和试点示范申报要求,引导用能企业积极开展绿电直供试点,实现新能源项目布局、新型能源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三位一体”同步推进。
  
  省政协委员郭伦铭 推进煤矿夹缝零星资源审核
  本报记者 田凤凤
  山西省作为煤炭大省,煤矿夹缝零星资源较为丰富。从相关方面了解到,目前有170多家煤矿上报了夹缝零星资源。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审批时间过长,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在审核批复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审核批复工作进展缓慢;技术标准不完善,对于煤矿夹缝零星资源的界定、储量评估、开采方案等技术标准不够完善,影响了审核批复的效率。
  省政协委员郭伦铭建议,优化审批流程,建立多部门联合审批机制;统一技术标准,制定统一的煤矿夹缝零星资源储量评估、开采方案设计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为审核批复提供明确依据;加强信息共享,建立煤矿夹缝零星资源审批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企业申报、部门审核、进度查询等功能的信息化管理,方便企业及时了解审批进展和反馈意见,提高沟通效率。
  郭伦铭表示,加快山西省煤矿夹缝零星资源审核批复,有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增加煤炭产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利于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煤炭企业转型升级;有利于盘活煤炭资源资产,提升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减少煤炭开采中的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实现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省政协委员宫田刚 支持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创新发展
  本报记者 田凤凤
  我省作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电力领域创新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已超发电装机容量的45%,电力系统结构发生深刻变革。
  同时,新能源占比提高也带来了灵活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挑战。新型经营主体如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以其灵活调节能力和创新运营模式,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其发展仍面临入市并网难、盈利模式不清晰、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省政协委员宫田刚建议,完善政策机制,制定专项政策,明确新型经营主体地位。加强科技创新。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项目建设。融合“大云物移智链”技术,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完善市场机制,确保新型经营主体享有平等市场地位,优化市场注册、交易机制和计量结算,提升中长期交易的灵活性,扩大现货市场范围,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示范项目,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建设,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模式,并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
  
  省政协委员樊江 助力为广大青年营造绿色的发展环境
  本报记者 田凤凤
  青年是这个时代改革热潮的温度计、社会进步的试金石、创新发展的晴雨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所以,把青年发展放在“C位”打造“阳光”的成长环境,塑造“阳光”的有为青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幸事。
  省政协委员樊江建议,设置创新性的机制,吸引更多青年走进山西、选择山西、扎根山西、建设山西。广泛倾听青年声音,通过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服务青年,抓住人心、留住人才、增强交流、高效沟通,营造出求贤若渴、关爱人才的社会氛围,为青年提供全方位服务,创造性地设置青年与省委、政府及各相关部门沟通联络的平台、真诚交流的平台。
  樊江表示,做为一名青年政协委员,会密切关注青年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为青年发声,积极建言献策,积极助力为广大青年营造公平、绿色的发展环境,推动我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姿态,呼唤青年、拥抱青年、贴近青年,实现改革创新与青年发展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