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2月17日
山西安耐哲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吕宏

当好“顶梁柱”施展“大作为”


  本报记者 陈晓平
  
  吕宏,1989年2月生,山西偏关人,现为山西安耐哲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河曲县第十届政协委员,第五届忻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从校园到职场,从基层员工到行业大咖,吕宏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在专业领域不断钻研并取得优异成绩……十几载光阴似箭,如今已成为山西安耐哲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的吕宏,在锂离子动力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道路上不断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走南闯北写青春
  
  吕宏毕业于中北大学。这一阶段的学习为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启了他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探索的征程。毕业后,吕宏进入河北安耐哲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两年时间从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成长为研发部主管,他始终专注于锂电正极材料研究。
  在武汉中一新能源3000吨磷酸铁锂正极电池材料建设任务中,吕宏主导技术方案制定,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改进的合成工艺,有效提高了材料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带领团队日夜奋战,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精心调试生产设备,最终成功完成项目建设,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他主持的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5000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任务,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2020年4月,吕宏随公司搬迁至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继续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深耕。在研发过程中,他带领团队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深入研究前沿技术,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探索和数据分析,成功攻克了一步法工艺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该工艺相较于传统工艺,具有流程短、成本低、产品性能优异等显著优势,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在公司10000吨磷酸铁项目的生产与运行管理方面,吕宏展现出卓越的管理才能。他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人员配置,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公司磷酸铁项目实现了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
  
  迎难克坚促攻关
  
  2022年4月,吕宏加入山西安耐哲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开启了新的征程。他主持的史丹利50000吨磷酸铁项目建设,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大型工程。他带领团队不断努力,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预计2025年投产运行,将对磷酸铁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吕宏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在《锂离子电池产品碳足迹评价导则第2部分: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团体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标准于2024年1月26日正式实施,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规范和指导,有助于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目前,吕宏致力于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开发研究。经过艰苦的实验研究,公斤级产品验证已取得成功,各项数据表现优异,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吨级材料验证阶段,他带领团队逐步攻克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瓶颈,为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吕宏还拥有多项授权专利。他的专利涵盖了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装置、生产设备等多个领域。这些专利为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知识产权支持,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
  在团队建设方面,吕宏始终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协作。他深知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经常组织内部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充分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势,合理分配工作任务,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在吕宏的带领下,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2024年12月,吕宏成为忻州市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的一员。他深知整合科技资源对于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希望与其他科技领域的青联委员合作,共同发起“青年科技创新联盟”。通过这个联盟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源,建立联合研发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
  “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优质资源也会越来越多。”吕宏满怀信心和期待,“山西是我的家乡,我会继续扎根于此,在专业上努力深耕,持续创新研发,争取能为山西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