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赴霍州实践为文旅发展注入青春智慧
本报记者 钟如杰
近日,清华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支队一行14人,怀揣着对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的热忱,踏上了临汾霍州的土地,开展了富有深度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建筑、环保等领域的精英,他们以专业视角和青春活力,深入探索霍州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非遗传承以及古建筑保护的现状与未来。
实践支队首先探访了历史悠久的霍州署,这是一件凝聚古代官署文化的瑰宝,队员们在这里感受了中国古代官制的严谨与庄重,对古代官署的建筑艺术和管理制度有了直观的理解。随后,他们走访了霍嬷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近距离观察霍州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创新实践,对传统食品的现代化转型有了深入的认识。
霍州的冯南垣景区是他们的下一个目的地,这里融合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展示了乡村旅游的活力与魅力。通过实地考察,队员们深刻体验到乡村振兴战略在霍州的生动实践,感受到霍州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积极努力。
在年馍体验馆,队员们参与了霍州年馍的制作,体验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了解了霍州作为“中国年馍之乡”的深厚文化底蕴。此外,他们还参观了许村朱家大院、贾村娲皇庙以及“天下霍姓出霍州”展陈馆,深入了解霍州的文旅产业发展,领略了这座城市的多元历史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清华学子们以新闻报道、视频推广、文创设计等多元方式,记录和传播了霍州的风采,不仅展示了霍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突显了其在资源、产业、环境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实际行动为霍州在文旅产业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展现了清华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精神。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学术探索,还搭建了一座文化传承和交流的桥梁,为霍州的未来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