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不是普通感冒的“加强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近期流感正处于传播的高峰期。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其次为人偏肺病毒、腺病毒;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也是流感病毒,其次为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李静介绍,流感则来势汹汹,高热、头痛、乏力等症状明显,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肺炎等并发症,尤其对老人、孕妇等高危人群威胁极大。及时就医是避免流感发展成重症的关键,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迅速就医。
流感诊治专家给出十大推荐意见
一、早期识别和诊断
意见1: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不必等病原学结果。
意见2:在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建议送检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检测流感病毒核酸。
二、首诊病情评估
意见3:推荐采用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可疑、临床诊断或确诊流感患者进行首诊的病情评估。
三、抗病毒治疗
意见4: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四、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
意见5:①对于重症流感患者,推荐尽快进行抗病毒治疗,在发病48小时内抗病毒治疗的获益最大。②妊娠期妇女首选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
五、抗病毒药物在阻断传播中的作用
意见6:在流感流行季,对于非重症且无重症高危因素的疑似或确诊流感患者,有症状的门诊患者,有症状的医护人员,应考虑病原学检测和抗病毒治疗。
六、暴露前预防
意见7: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且未接种流感疫苗 (有疫苗禁忌证/疫苗无法获取/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建议进行暴露前预防用药。
七、暴露后预防
意见8: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且未能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建议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
意见9: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人群,如果与确诊或疑似流感患者密切接触48小时内,建议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
意见10: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人群,在该流感季已接种流感疫苗且超过2周,若与确诊或疑似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应谨慎评估风险和收益,决定是否暴露后预防用药。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