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问题指向与实践机制
●中共徐州市委党校 黄洁
今年是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收官之年,标志着青年一代发展问题早已正式纳入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的总体框架。青年工作不仅得到高度重视,而且有了重要顶层设计。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和劳动力人口持续下降的叠加性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管青年原则”,加快推进中央宣传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的有效实施,需要进一步明确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探索新时代实现青年全面发展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相融相促的重要机制。
一、提高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重要意义的正确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青年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稀缺性、增值性人口资源,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和重要动力,在城市发展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显著。同时,青年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带有鲜明现代元素和全球流行症候的各种思潮和表现都无远弗届地影响着城市建设的节奏和步伐,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凸显青年的城市地位,为青年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机遇,不仅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通过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青年发展的良好格局,有力促进城市各领域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青年工作战略方针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关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通过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推动青年全面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许多城市在青年发展方面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一是在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的落实上,部分细节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青年发展的社会空间有效载体仍显不足,社会圈层的固化与矛盾使部分青年因挫败和无助而感到无奈和迷茫,各种“躺平”“摆烂”“摸鱼”“佛系”等成为当下的热门词汇。如何为青年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服务保障仍需加强。二是城市发展资源相较于青年发展需求相对匮乏而导致的青年高质量就业创业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三是存在因高房价高支出而导致的青年生活质量和生存发展难题。四是享乐主义和非理性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使部分青年对传统意义的“正常的生活”产生不满足,自嘲自导式地陷入城市“新穷人”。不少青年感叹,城市的扩张与发展并没有让自己体会到切实的存在感,难以激发在城市的自豪感和上进心。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青年的工作热情和生活质量,也制约了青年的成长与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2]因此,发现和重视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问题所在,为青年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机遇,理应成为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
三、坚持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内在规律的原则遵循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是助力青年成长和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实现二者的有机协调和相互促进,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青年发展的内在规律,确保城市发展的目标及规划与青年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高度契合。因此,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首先,必须遵循以人为本、青年优先的发展原则,充分考虑青年在生活、学习、工作、交往等各个方面的现实需求,为青年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以满足青年时代化、多元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其次,要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原则,通过政策引导和多项支持,激发青年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为青年提供广阔的创业就业空间和成长平台;通过青年与城市的共同成长,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青年与城市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再次,要坚持公平公正、共享发展原则,面临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状况,决定了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城市资源共享的发展原则,让青年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提高青年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四、完善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
“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3]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光荣使命和重要任务,不仅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理性认识,更需要动员广大青年形成工作合力,采取切实行动,加强统筹协调,探索有效路径,形成有效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评估问效,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和重要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形成多元化的参与投入格局,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三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创新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推广力度和宣传方式,提高全社会参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进一步强化青年参与,确保青年在城市发展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个人价值与城市发展双赢的理想目标。通过构建完善青年服务体系,提高青年的主体观念和公民意识,推动青年成为城市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通过鼓励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激发青年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通过加强对青年群体的教育和培养,提高青年的综合素质、竞争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事实上,青年也只有在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得到历练,才能真正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突击队,书写出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1.
[3]姚建龙.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解读与研究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