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奋进正当时 逐梦不负新时代
本报记者 李茹霞
2024年,共青团高平市委按照一个目标指引、四个聚力聚焦、五个着力提升、八大青春行动“1458”思路举措,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主责主业,找准“共青团能为”的小切口,做足“共青团善为”的大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平实践发挥生力军作用。
思想灯塔引航 青春信念如磐
团高平市委锚定全团思想政治引领航向,全方位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深度润泽青年心灵,稳固信仰之基。
线上线下联动学习。依托 “青年大学习”等线上平台与线下各级团组织、少先队组织,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借助团校平台,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激发团员和青年学习热情,铸牢信念。
丰富实践育人活动。秉持实践育人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开展爱国主义等多元教育实践。通过百场形式多样的主题团 (队)日活动,厚植家国情怀。推出“你好,高平新青年”活动,选树各领域青年榜样。利用本土资源,组织青少年开展研学实践,促进知识与实践融合。
构筑全媒体传播矩阵。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聚焦青年关注点,制作优质网络文化产品。扎实推进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升青年网络安全意识,让网络成为引领青年思想的重要阵地。
服务大局赋能 青春作为闪耀
围绕高平转型发展的核心任务,团高平市委精准施策,充分激发青年创新创造活力,释放澎湃动能。
助力创新创业。充分发挥青年创新创业联合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贷款融资、法律顾问等全方位服务,开展考察交流、创业沙龙,走出一条创业帮带、资源对接、合作共享的新路径。征集7个项目参加“创青春”山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开设“青年雨露集市”、新兴青年电商技能培训,参加春风行动,为青年创业就业赋能。积极发挥青联组织作用,开展“转型蹚新路 青联争先锋”青联委员走基层,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等活动,围绕转型发展、青年成长、就业创业,积极探寻新思路、新方法。
推进乡村振兴。深度推进“双争双兴”工程,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培训等活动,激活乡村振兴青春因子,16支青年突击队在护林防火等工作中勇挑重担,团员和青年为基层建设贡献力量。
投身志愿服务。组织青年志愿者主动投身大型赛会、音乐节、文明城市创建等各类活动;连续4年开展春运志愿服务“暖冬行动”;连续15年组织出租车司机、爱心车主开展“爱心送考”活动。经常性开展“保护母亲河”“敬老爱老”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成长助力添翼 青春梦想飞扬
团高平市委倾心竭力,全方位搭建平台、优化环境、解决难题,为青年成长成才筑牢坚实支撑。
拓展政治参与与实践机会。积极拓展青年政治参与渠道,5名优秀青年代表列席高平市两会。提供800余个大学生实习实训岗位,举办“我们如此热爱高平”系列活动,吸引高校实践团队参与,荣获全省“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联络在外学子,搭建人才回引与招商引资桥梁。
优化服务与权益保护。青少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高效运行,线上推送知识科普,线下推进“双零”社区试点建设,多部门协作构建权益保护网络。设立5处 “青春驿站”,举办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关心新兴青年群体,增强青年归属感。
深耕“青”心项目品牌。紧扣青少年需求,开展体育文化、心理健康辅导等活动,实施“团团陪你过中秋”等公益项目,服务青少年成长。
组织建设强基 青春堡垒稳固
坚持党建带团建队建,团高平市委精心构建党团队一体化育人体系,助力青少年政治成长进阶。
完善党团队一体化育人。第五次少代会规范少先队建设,科学实施 “分批入队”。严格执行“一积双评”积分入团机制,规范入团流程,“推优入团”率达100%。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全面落实推优入党,夯实育人链条。
创新团组织架构与覆盖。适应青年分布变化,在传统领域成立新团组织,在社会领域推进“两企三新”团建,扩大团组织覆盖。
整合资源与从严管团治团。19个“青年之家”升级,提供多样化服务。高平智创城青年驿站为青年人才提供贴心服务。秉持从严管团治团理念,强化机关党建引领,构建综合教育体系,锻造高素质团干部队伍。
团高平市委书记董昱杰表示,未来,团高平市委将持续深化思想政治引领,精准服务大局,全力引领凝聚青年,强化自身建设,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引领高平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途上,续写青春华章、铸就时代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