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学子返家乡青春志愿耀潞城
本报记者 刘琴 通讯员 张彦华
在长治市潞城区,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以青春之名,奔赴家乡之约,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就是潞城区“青春兴晋”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这支由潞城籍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公益力量,自2024年组建以来,在团潞城区委的指导和潞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引领下,如同一颗颗闪耀的星星,照亮了家乡的各个角落。
汇聚青春力量 投身多元活动
自成立之初,“青春兴晋”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就秉持着“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的坚定信念,迅速汇聚起青春的洪流。短时间内,有700余名大学生加入其中。他们积极投身于文化、体育、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大型志愿活动,累计开展活动10余项。
在青志协年会现场,志愿者们从准备会议资料、布置现场,到接待嘉宾和引导会议流程,都严谨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此次年会,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超45小时。
春运期间,车站里人潮涌动,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显得格外温暖,他们积极帮助旅客搬运行李、指引乘车路线、解答各种疑问。据悉,志愿者累计服务旅客上百次,为冬日增添了一抹温情。
坚守春晚幕后 保障精彩绽放
2025年新春,以“怡居福地唤春归”为主题的长治市潞城区春晚精彩纷呈。在这背后,离不开“青春兴晋”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默默的付出。
剧务工作繁杂琐碎,却又至关重要。在前期筹备阶段,志愿者们与春晚节目组紧密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涉及的道具多达30多种,数量更是数以千计,大家仔细登记、妥善保管。灯光调控环节,志愿者们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操作设备,为晚会打造出美轮美奂的光影效果。节目催场时,大家时刻关注节目进度,确保每个节目都能准时上台表演。后勤保障工作中,大家为演职人员提供贴心服务,让演职人员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
传承乡土文化 奏响青春乐章
元宵节,威风锣鼓的激昂声响彻潞城大地。“青春兴晋”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让这一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大家跟着老师傅认真学技艺,从基本的鼓点节奏到复杂的演奏技巧,刻苦钻研。在巡回演出中,大家与专业的锣鼓队一起,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将威风锣鼓的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据统计,此次威风锣鼓巡回演出20余场,吸引观众上千人次。志愿者们不仅在表演中展现了青春活力,更通过与观众的互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这一非遗。大家的努力,为潞城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动力,让非遗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感受家乡变迁 坚定青春信念
在参观“一‘潞’走来”书画摄影展中,志愿者们通过一幅幅精美的书画和照片,切身感受到家乡的飞速发展。从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到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从经济发展的蓬勃态势到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家乡的变化让大家深受触动。
在“游潞城黄河灯,品世界非遗年”活动里,大家参与了黄河灯阵的布置和引导游客参观的工作,深入了解这一传统习俗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些活动,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投身家乡建设的决心。
“青春兴晋”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了自身价值,也为家乡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将继续前行,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吸引更多青年扎根潞城,为家乡高质量发展凝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