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焦线上的青春“轨”迹逐梦而行
实习生 路诗洁 本报记者 刘琴 文/图
在中国广袤无垠的铁路版图上,太焦铁路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钢铁巨龙,横跨山川,自华北大地蜿蜒而过,紧密串联起繁华都市与质朴乡村,肩负着推动经济蓬勃发展的重任,更是民生保障的坚实后盾。
蔺振兴,这位朝气蓬勃的“00后”铁路连结员,扎根于长治北车站东田良站,怀揣着满腔热忱,日复一日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筑牢安全防线,逐步成长为太焦铁路上不可或缺的青年守护者。
脚踏实地 练就行业尖兵
蔺振兴2000年10月出生于甘肃酒泉,辽阔的西北戈壁赋予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底色。2023年9月,他从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毕业后,背着行囊,跨越1600公里,来到太行山区的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治北车站,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
调车作业计划核对、线路车辆检查、作业工具准备……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初入职场,“羽翼未丰”的蔺振兴,面对复杂的铁路系统和繁琐的调车作业满是迷茫。幸运的是,在师傅程杨的悉心指导下,蔺振兴取得飞速成长。
为练就“观速观距”这一基本功,蔺振兴在站场上进行了无数次观察和判断训练,让双眼成为最精准的“测量仪”。北方的寒冬,气温低至零下10℃,站场上寒风刺骨,蔺振兴就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反复演练摘接风管、调整车钩,冰冷的金属部件冻得他双手通红,但他却从未退缩。
经过不懈努力,在不到半年时间内,蔺振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连结员。2024年9月,在长治北车站“百题背规”业务竞赛中,他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出色的发挥,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佳绩,赢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
护航春运 保障电煤畅行
“连接!连接!十车、五车、三车……”春运期间,东田良站的站场上,寒风呼啸,对讲机里的指令声却格外清晰。蔺振兴紧紧抓住冰冷的车梯,半悬在车辆侧方,紧盯前方线路,向调车长精准发出距离信号。
太焦铁路上的东田良站,作为二等货运站,肩负着周边大型厂矿企业专用线路取送车的重任。春运期间,煤炭运输需求激增,每日要完成20余列货物列车的编组、解体及取送作业,蔺振兴和车务、机务、工务等来自6个省份的64名铁路职工协同配合,日夜坚守岗位。
自春运启动以来,蔺振兴日均参与调车作业8钩,安全取送车辆300余辆,及时发现并处置了车钩闭锁不良、车辆抱闸2处安全隐患。他深知,每一列电煤列车都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温暖,每一个操作都关乎着能源的安全运输。
“作业中,我们需听从调车长指令,准确无误执行牵出、推进等指令;并与调车司机默契配合,通过信号旗、信号灯传递信息,确保司机及时掌握调车动态。”蔺振兴介绍,为保障调车作业安全高效运行,铁路系统有着极其细致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要领。
勇攀高峰 逐梦铁路新程
东田良站始终将安全视为铁路运输的生命线。夜班前举行的事故案例分析会和路局文件学习会,让每一名职工都绷紧“安全弦”。夏季防洪、冬季除雪打冰,加之每月不定时的安全学习与特殊作业演练,全方位提升了车站的安全保障水平。
蔺振兴常说,连结员就像是铁路的“穿针引线人”,在站场与专用线间忙碌穿梭,确保每一节车辆精准连接。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望着远方编成发出的列车,蔺振兴想到电煤将平安抵达各厂区,心中满是自豪。
作为青年一代铁路职工,蔺振兴对初入行业时的迷茫与焦虑有着切身体会。他鼓励大家脚踏实地,做好手头的每一项工作,持续学习提升专业知识。新一年来临,蔺振兴也为自己制定了新的规划,在做好连结员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学习,积极争取在助理值班员岗位上锻炼成长,实现自我价值的更大提升。
在太焦铁路线上,蔺振兴正和无数铁路青年一起,用“慢一步”的谨慎确保每一次操作的精准无误,用“快一步”的担当应对各类突发状况。他们是钢铁动脉上的守护者,编织着铁路运输的安全网,他们用智慧和力量让希望的列车驶向祖国的大江南北,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