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发布消费提示助力国补政策
本报记者 王钰钦
近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1月份全省市场监管12315机构的投诉举报咨询数据分析报告。
数据显示,1月份全省共接收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31815件,同比增加10.48%,环比增加9.64%。其中,投诉案件共计14579件,同比增加27.10%,占受理总量的45.82%。这些投诉案件中,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达699.26万元。举报案件3763件,同比减少21.37%,占受理总量的11.83%。咨询案件则为13473件,同比增加7.97%,占受理总量的42.35%。从地域分布来看,太原市、临汾市、晋中市在投诉量上位居前三,而太原市、运城市、临汾市则在举报量上排名前三。这些地区的市场监管机构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方面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和压力。
在投诉热点方面,商品类投诉占比65.29%,服务类投诉占比34.71%。食品类、服装鞋帽类、家居用品类成为商品类投诉的前三位热点,而餐饮和住宿服务类、美容美发洗浴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类则成为服务类投诉的前三位热点。其中,美容美发洗浴服务类投诉超过教育培训服务类,显示出消费者对于服务品质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
从投诉问题来看,食品安全、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焦点,合计占比达到69.02%。此外,被投诉较多的企业包括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拼多多)、塔乡山泉、太平盛世(山西)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
在举报情况方面,广告违法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等成为举报的主要问题。其中,广告违法行为占比最高,达到22.13%,主要反映为商家在销售中的虚假宣传等问题。针对消费者咨询的问题,涉及市场监管的主要是消费维权知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网络交易监管等。同时,非市场监管系统的问题也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
此外,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还针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家电以旧换新、3C数码补贴等国补政策,发布消费提示。提示消费者要关注国补政策内容,确保购买的商品符合补贴条件;要理性消费,避免因促销活动而盲目消费;要保留消费凭证,以便后续维权;在发生消费纠纷时,要依法维权,先行与商家、平台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