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2月24日

整理校注《辽州志》赓续左权文脉


  本报记者 任小芳
  
  2月22日,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和左权县史志研究室在晋中市图书馆启动了《辽州志》校注工作。来自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及省城和晋中市史志研究领域的专家参加了活动。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弓宇杰主持启动仪式。
  辽州旧志最早见于明洪武时期,原本已失传,明《永乐大典》中有辑存。现存完整的为清康熙、雍正、光绪3个版本。旧志“存史、资治、裨风教”,是一地的百科全书,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左权县现存旧志文无标点,而且难得一见,使广大读者望而却步,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整理校注左权县旧志、编纂成书,是保存左权乡邦文献资料、推动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事业,必将为左权人民记住乡愁、传承文化发挥积极作用。为此,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组成校注团队和顾问委员会,主持开展以清康熙、雍正和光绪《辽州志》3部志书为主的校注工作,在3年内出版高质量的校注本。
  《辽州志》校注启动仪式在晋中市图书馆举行,就是希望能充实晋中地方文献的研究与挖掘。晋中市图书馆馆长胡萍表示:“《辽州志》校注项目是一项意义非凡的文化工程,承载着传承左权历史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开展这项工作,对于保存左权乡邦文献资料、推动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对历史负责,更是对当下和未来负责。在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和左权县史志研究室的精心组织和努力下,一定能够出版高质量的校注本,让左权的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晋中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增添新成果。”
  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文化总监李晋萍从校注的准备工作、最终成果、校注团队和保障条件、进度安排等方面与大家展开了交流。郭健卫的女儿郭一芳应邀出席了启动仪式,介绍了40年前父亲初步点注了雍正、光绪 《辽州志》的情形。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周亚、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仝建平、太原科技大学副教授王子虎、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段彬和山西文史学者薛新平、杜英东等作为校注团队的主要成员,就相关工作展开了探讨,并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大家纷纷表示,将努力完成校注工作,共同把好事做好。晋中市史志研究室主任科员赵保平说:“《辽州志》校注工作集合了山西地方志研究领域的专家,这本书的质量一定、肯定、确定好。”左权县史志研究室主任曹国清说:“文化教育事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源头活水。旧志先后修纂了9次,本次纂修工作量大、内容多,相信在各位老师的参与和精心指导下定能高质量完成。非常感谢大家传承和弘扬左权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左权、热爱左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