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2月26日
共青团沁水县委

用“青春”之笔 书写时代答卷


  本报记者 李茹霞
  
  2024年,共青团沁水县委紧紧围绕“抓好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积极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基本职责,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团员和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沁水建设注入磅礴的青春力量。
  
  思想铸魂 点亮青春信仰灯塔
  
  思想引领是共青团工作的核心与灵魂,一年来,团沁水县委始终将其置于首位,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筑牢团员和青年的思想根基。
  创新引领渠道,举办 “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青年宣讲大赛,组建青年宣讲团,提升理论传播力;依托“青年之家”开展8期读书分享活动,激发青年学习热情;举办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大赛和“书写青春绘就未来”书画比赛,传承文化、凝聚奋进力量。强化榜样示范,开展“红领巾奖章”二星章评选,438个集体和个人获此殊荣,为广大青少年树立了榜样;举办纪念五四运动主题活动,激励青年担当作为,3个青年突击队荣获团省委“省级示范性青年突击队”称号。深化网上共青团建设,“青春沁水”平台发布转载100余篇信息,阅读量超9万次,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工作格局。
  
  担当作为 投身县域发展浪潮
  
  团沁水县委始终围绕党政中心大局,引领团员和青年在基层治理、志愿服务、政治参与等领域积极作为,为县域发展添砖加瓦。
  引领青年奔赴基层治理。深化省校合作“十二大基地建设”。主动与多部门沟通协调,优化实习实训保险及补贴发放流程,减轻用人单位负担。2024年共征集实习实训岗位433个,并根据学生专业和需求,精准分配344名学生参与实习。组织返乡大学生组建乡村振兴、文旅发展、社会治理等6个实践队,深入机关、企业、农村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的联系,配合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开展社会调研、助学支教、团队研学活动,对接山西科技学院“三下乡”实践服务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挂牌成立山西科技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校地合作搭建了优质平台。
  引领青年投身志愿服务。团沁水县委不断强化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激发志愿服务活力。全年组织开展“汇聚青春力量弘扬雷锋精神”学雷锋志愿服务、“沁水半程马拉松赛”志愿服务等8场次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动员青年志愿者900余人次。志愿者们活跃在各个活动现场,用实际行动展现青春风采,弘扬主旋律正能量,成为沁水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引领青年有序政治参与。团沁水县委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会。通过这一制度化平台,青年们的心声得以传递、愿望得到反映,促进了青年发展,引领青年在参与社会事务中建功立业。
  
  精准服务 护航青年成长之路
  
  聚焦青年现实需求,团沁水县委从交友、教育、权益维护等方面入手,精准施策,为青年成长发展保驾护航。
  婚恋交友是青年面临的重要问题。团沁水县委举办“树理为媒青春相伴”青年交友联谊活动、“树理为媒沁河作证”沁水县首届青年人才集体婚礼、返乡大学生暑期联谊交友活动,为青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切实解决了青年婚恋交友难题,营造出良好的青年发展环境。
  在教育方面,开展“鹏飞沁和圆梦”“鹏飞沁和育才”助学活动,筹集资金15万元,帮助困难学生家庭缓解经济压力。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红领巾小课堂”“暑期公益小课堂”等假期托管活动,为200余名少年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自护教育服务。成立沁水县“青年夜校”,以小班化开课为主,开设10个文体活动类课程,覆盖各领域青年140人,满足青年对文化生活、技能学习的需求。
  在权益维护上,团沁水县委持续发力。开展“法伴成长护航青春”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联合县法院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挂牌成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并深入各学校开展主题讲座,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后,动员全县各级团组织、少先队组织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国家安全知识,累计发放资料700余册,受众1000余人,提升了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意识。
  2025年,团沁水县委将继续围绕新形势下党对群团工作的新要求,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团员和青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沁水篇章贡献更多青春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更加辉煌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