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带团建 激发共青团工作新活力
本报记者 陈晓平
2024年,共青团原平市委在原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团忻州市委的正确指导下,聚焦全市中心工作,积极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不断提高全市共青团工作质量和水平,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聚焦为党育人主责 强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
过去的一年,团原平市委坚持发挥政治学校作用,用党的创新理论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筑牢广大团员和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信仰之基。
以科学理论武装青年。依托“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和“青年大学习”网上团课全面铺开4期理论学习专题,基层团支部参学率达到100%;以“理响忻州青年说”宣讲品牌为载体,组建青年讲师团和红领巾巡讲团,分层分类深入团员和青年中,用“青言青语”阐释党的创新理论。
以核心价值引领青年。组织原平市各级共青团、青联、少先队组织开展专题交流研讨会30场,引导广大青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主题。
以清朗网络陶冶青年。充分发挥团属新媒体平台阵地作用,扩大“原平青年”微信公众号的覆盖面,2024年共发布文章103篇,阅读量达46574人次;共发布视频18个,播放量达28782人次,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聚焦重点领域改革 持续激发团组织活力潜能
团原平市委始终锚定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方向,创新团的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动员引领网络化、生存资源社会化、运行机制扁平化,推动县域共青团功能充分彰显。
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革命、人文历史等资源优势,在全市建成4个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3个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场所,为少先队员感知社会、了解国情、了解家乡文化等提供了重要途径。
持续巩固团的基本盘,推动“两新”组织共青团建设扩大化、规范化,团组织的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
规范开展入队仪式教育,全市小学校100%做到全童分批入队;持续推进“推优入团”,严格落实《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团的发展对象实施办法》,实现年满14周岁、未满15周岁的新入团团员,100%经少先队组织推荐。
举行“原平市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并推选7名选手参加上级比赛,其中1名选手荣获省级三等奖。“红领巾讲解员”常驻市博物馆,增强少先队员的文化自信。在原平一小学、九小学打造两支示范性鼓号队,推动全市鼓号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聚焦青少年成长成才 提升服务大局贡献度
团原平市委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深入了解青年所思所盼,以维护青年普遍性发展权益为重点,尽心竭力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着力护航青少年成长成才。开展2024年“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200余名大学生提供实践岗位;邀请南京艺术学院社会实践团深入沿沟乡上阳贾村等乡村,开展乡村绘画实践活动,助力文旅融合、乡村振兴。
扎实推动青少年维权工作。常态化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开展高考护学行动等各类关爱活动。
多渠道拓宽青年生活圈、社交圈和工作圈。团市委开设“青年夜校”健美操、啦啦操等小课堂,为青年们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举办青年交友联谊活动,激发青年活力;开展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训,增强农村青年自身“造血”功能与可持续发展后劲;深化 “银团合作”工程,引领青年创新创业,联合市农商银行为优质青年创业项目提供创业贷款支持。
聚焦全面从严管团治团持续加强自身建设
团原平市委始终推进全面从严管团治团,着力锻造对党忠诚、心系青年、勇于担当、作风过硬的共青团组织。
坚持党建带团建制度,原平市委、市政府把群团工作作为党的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将共青团建设工作纳入全市机关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中,切实将党建带团建工作贯穿于共青团改革的始终,有效确保了原平市党建带团建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着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年轻干部兼任团组织负责人,确保基层工作有力推进,切实发挥各级团干部服务青年、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用好青少年网格员,原平市青少年网格员队伍被命名为2023—2024年度山西省“维护青少年权益岗”。
着力加强团员发展工作,2024年共发展团员1542名,其中初中565名、高中680名、中职290名、社会领域7名。
着力完善推优入党机制,持续为党输送新鲜血液、青年人才。加强“智慧团建”建设,提升基层团组织规范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2025年,团原平市委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上级团委的工作要求,继续乘势而上,聚焦主责主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开创共青团工作新格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原平实践注入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