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2月28日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探大河文明

商祖故里临猗 交旅融合添新韵


  本报记者 田璐
  
  今年春节前夕,运城当地和周边的市民及游客纷纷自驾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到临猗薛公滩,选购黄河大闸蟹,筹备年夜饭。大闸蟹的魅力,加上旅游公路沿途的芦苇荡、湿地及黄土旱塬地貌等天然元素,让来到临猗的人们仿佛置身梦里江南。这条涵盖了“旅游+”的公路,在规划、设计之初,巧妙地与大河、美景融为一体,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猗段,到黄河滩涂触摸自然风光,到妙道寺双塔和猗顿园赏古建、听商祖故事,在黄河岸畔实现“海味儿自由”。
  
  “交通+旅游”古郇瑕有了新韵味
  
  地处山西南部的临猗,古称“郇瑕”。尧舜时,临猗地近国都,皆为甸服之地,夏代在此建有猗国,西周时为郇伯封地,是中华民族的发轫之地。由于地势平坦,境内无山,是山西唯一的平川县。
  临猗西临黄河、南望中条,具备优越的区位条件,气候舒适宜人,景色风光秀美。因处于北纬35度黄金水果生产带,是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县、全国水果十强县,素有“中华果都”之美誉。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猗段是运城市“千里画廊·黄河风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长169公里,配备有游客中心、旅游驿站、休闲民俗、农家小吃等服务设施,集休闲体验、生态观光、现代农业于一体。游客沿着旅游公路畅游临猗,可以领略黄河、涑水河、峨嵋岭等壮丽风光之美;品尝临猗水果、黄河大闸蟹、南美白对虾等特优精品之美;还可以欣赏千里果林、万亩荷塘的产业兴旺之美,深度体验黄河风情特色游。
  如今,随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猗段的开通,当地政府逐步在黄河沿岸打造了集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交通+旅游”等特色产业,让古郇瑕之地有了新韵味。
  
  农文旅融合 薛公黄河滩蟹满仓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猗段的建设,对于加快促进沿线产业发展、旅游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黄河产业经济带发展。这条旅游公路与大河共舞,与绿色相伴,游客沿途可游览薛公万亩莲池生态基地、夹马口泵站、妙道寺双塔等景点。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前行,有一个可以俯瞰黄河的观景台。这个观景台位于临猗县薛公村,站在观景台上西望,只见黄河波浪相逐,滚滚南流。
  通达的道路、集中连片的黄河滩涂、天然的水质、宽广的土地等优势资源,为薛公村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发展水产养殖和旅游产业提供了更充沛的生命力。不仅薛公滩连续举办了多届黄河湿地荷花旅游节,2024年还开展了大闸蟹开捕活动及威风锣鼓、舞狮表演、舞蹈演出、管乐演奏、扎马角祈福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游客在欣赏大闸蟹捕捞的同时,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作为临猗县探路农文旅融合的一个缩影,薛公滩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同时,与临猗当地的傅作义故居、吴王古渡毗邻呼应,与周边多个知名景区连片成网,也为薛公滩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为进一步提升薛公滩的旅游品质,临猗县政府制定了《黄河薛公滩生态文化景区旅游总体规划(2024-2035)》。该规划以创建4A级景区为最终目标,将通过建设垂钓池、游泳池、跑马场等基础设施,形成渔业水产示范区、水上休闲娱乐区、千亩莲田体验区、山地康养运动区等农文旅融合的特色休闲旅游片区。
  
  日月当空照 双塔交影现奇观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猗段主线与黄河并行,支线则与黄土旱塬相伴,延伸到最偏远的角落,活络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筋脉”。
  临猗县具有4000年的灿烂历史,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有春秋猗顿古墓、战国车马坑、唐柏、宋代银棺、元代大堂等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特别是位于县城的妙道寺双塔,以“日月交影”而远近闻名,堪称中国科技史、建筑史上的奇迹。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九月十五的黄昏及三月十六、七月十六的早晨,太阳和月亮会同时出现在东西方,它们的光芒分别照射在东西两侧的双塔上,使得双塔的影子从不同方向汇聚于一起,形成日月同辉的奇观。
  双塔的建筑风格科学而独特,一砖一石都雕刻细腻。塔体的阁檐采用仿木砖雕斗拱,设计精巧且牢固美观。双塔之门对向而立,西塔俗称为“白蛇塔”、东塔为“许仙塔”。西塔一层东面的拱形门上,还嵌着半圆形门楣,上面线刻着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像,线条简洁,富有唐宋时期的画风。据了解,塔内曾供奉佛祖像,但因年代久远已风化无影。西塔最珍贵的无疑是地宫中的砖雕、石刻和众多珍品。其中彩色描金木棺和银棺制作精细、雕饰华丽、造型优美,为后人研究宋代宗教、工艺美术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尽管寺庙已不复存在,但双塔依然屹立,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
  
  解码商祖故里 形成猗顿“热”效应
  
  临猗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春秋时期,大商人猗顿在这里畜牧牛羊、经营珠宝,富甲天下,堪称“商业鼻祖”,对山西南部早期畜牧业和盐业的开发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山西商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商祖故里,临猗县致力于将猗顿园打造成为集文化展示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猗顿园位于王寮村,主要依托猗顿文化和猗顿精神,注重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弘扬展现猗顿精神、农耕文明、乡村旅游方面的内容,打造猗顿展厅及周边文化园。其中,猗顿文化馆展厅通过商之源、商之道、商之脉篇章,展示猗顿的立志、创业、济世三大历程和猗顿的精神传承,进一步讲好临猗故事。
  猗顿园是宣传推介猗顿文化的重要窗口,对弘扬晋商精神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意义。为了推广猗顿文化,临猗县成立了“中国先秦始学会·临猗猗顿文化研究中心”,连续举办了两届猗顿文化交流活动,出版了猗顿文化读物,结合节庆活动,走进景区,讲好猗顿故事,宣传猗顿“商”文化,打造猗顿“金”品牌,形成猗顿“热”效应。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畅游临猗,感受乡村田园美景,了解猗顿“商”文化,领略大河风光。据悉,下一步,临猗县将在黄河沿线丰富旅游产品,扩大景区规模,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欢心购、宽心游、舒心住、安心吃、省心行”的游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