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3月07日
大宁县蓝天救援队张丽荣

冲锋救援一线 用行动诠释爱


  本报记者 钟如杰 通讯员 侯耀强

  

  在大宁县蓝天救援队,90后姑娘张丽荣,不仅能冲锋在救援现场,还能在宣传岗位上默默奉献。她宛如一朵绽放在蓝天之下的铿锵玫瑰,用行动诠释着爱与担当。

  

  公益之心 从小萌发

  

  2012年的一天,11岁的张丽荣在南山公园游玩,这时,一声尖锐的哭声传来。张丽荣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小男孩独自坐在鱼池边,脚上鲜血直流。年幼的张丽荣没有丝毫犹豫,急忙跑到小男孩身边询问他家人的联系方式。小男孩因为疼痛,一时语无伦次。她一边轻声安慰,一边求助周围的路人。在路人的帮助下,她终于联系上了小男孩的家人。可小男孩的脚还在流血,情况十分危急。县医院距离公园还有一段距离,等待救护车显然来不及。于是,张丽荣毅然决然地背起小男孩赶往医院。

  当时正值夏日,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张丽荣背着小男孩艰难地走着,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呼吸也变得急促,但她的眼神却无比坚定。那一刻,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尽快把小男孩送到医院。终于,她背着小男孩来到了急救室。看着医生为小男孩处理伤口,她才松了一口气。直到小男孩的家人赶到医院,她才悄悄离开,也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

  这一善举就像一颗种子,在张丽荣的心中种下了助人为乐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她始终记得,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公益救援 默默奉献

  

  多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丽荣了解到蓝天救援队。这个集体的队员们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看到蓝天救援队的事迹,她心中那股热血再次沸腾。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大宁县蓝天救援队,开启了充满挑战与奉献的公益之旅。

  蓝天救援队的工作并不轻松,救援队员不仅没有薪酬,还要自行集资购买救援设备。对此,张丽荣毫无怨言。她坚定地说:“既然选择了,就要做好能吃苦、能吃亏、全心全意奉献的准备,我知道这一路不轻松,但我更知道帮助他人所带来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我会坚持下去的。”

  加入蓝天救援队后,张丽荣积极参与各种救援培训和演练,努力提升救援技能,并时刻准备着奔赴救援现场。

  今年 “大吉520”黄河越野赛期间,张丽荣不仅参与赛事的保障工作,还承担起了宣传报道的重任。赛事期间,每天清晨6点,张丽荣和队友们就前往比赛场地。到达赛场后,她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脖子上挂着相机,手里握着手机和录音笔,穿梭在飞沙走石、尘土飞扬的赛场中。其间,她用镜头记录下蓝天救援队服务赛事的全过程。

  比赛第二天,赛场上突发意外。一名选手在跨越障碍时不慎摔倒,腿部受伤严重。听到呼救声,张丽荣立刻放下设备,和队友冲了过去。她迅速拿出急救箱,对伤口进行了初步处理,并和队友将该选手抬上担架,送往医疗点。完成救援任务后,她又回到宣传岗位上。她要把刚刚发生的救援过程记录下来,让更多人了解蓝天救援队。

  连续3天,张丽荣都工作到晚上8点才回家,虽然疲惫不堪,但内心却充满了成就感。她通过镜头和文字,让更多人看到蓝天救援队的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了公益的力量。

  

  公益宣传 传递能量

  

  工作之余,张丽荣对新闻写作、公众号运营及短视频制作也充满了兴趣。为了写出一篇优秀的报道,她常常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流,挖掘最真实的事。

  张丽荣运营的蓝天救援队微信公众号,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救援行动的实时报道,也有队员们的感人故事。她拍摄的抖音短视频,生动有趣,充满正能量,连续多年被评为 “宁脆杯”短视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她撰写的新闻作品,在临汾市第25届记者节 “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加入蓝天救援队3年来,张丽荣连续被评为 “优秀队员”。在去年 “华语乐坛全国海选临汾赛区”中,她还被授予 “最美赞助人”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无数个日夜的付出与努力。

  张丽荣就像一朵盛开在蓝天下的铿锵玫瑰,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与挑战,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助人为乐的美德,用坚持和奉献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