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3月11日

育才强基筑未来 创新驱动谱新篇

——我省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校园里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新学期伊始,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处处涌动着奋进的力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于正在“百亿工程”引领下,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山西来说,是动员令,更是冲锋号。
  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力度,启动实施了高等教育“百亿工程”,省教育厅全面部署、统筹推进,全省高校积极担当、勇于作为,以昂扬的姿态投身于干事创业的热潮中,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培育创新型人才团队、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促进教育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注入了强劲动力。
  聚焦人才培育,夯实教育根基,激活发展动力
  今年1月,科睿唯安公司发布了《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最新数据,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这不仅是该校“双一流”建设的里程碑,同时也是我省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这一年,我们锐意进取、奋勇争先,一系列历史性突破增强‘山西教育力量’。”在刚刚召开的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骏表示。2024年以来,山西中医药大学分别获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打破了我省高校沉寂20余年的“老八所”格局;中北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牵头或参与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4个,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入选首批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我省职业学校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2024年以来,我省坚持内培外引建强人才链,完善人才引育机制,支持高校引育重量级人才团队30个、国家级领军人才26人,引进青年博士1000余人,再创历史新高;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高校专任教师博士化率提升到28.9%,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35.51%;向全社会输送高校毕业生29.2万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动能。
  “实验室在培养国家级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每年至少培育一名人才,目前已有多名优秀科研人员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涵盖动态测试技术、半导体等领域。”2024年12月31日,由中北大学牵头的极限环境光电动态测试技术与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运行,实验室主任、中北大学校长陈钱教授表示,实验室始终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体系,如通过实施“雏鹰助翔”项目助力年轻科研人员快速成长;研究生在实验室不仅能参与具体科研项目,学习关键技术,还能通过学术会议、行业实践、企业合作等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等。 (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