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3月13日

@所有人三月注意预防这些疾病


  本报记者 王钰钦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5年2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据报告统计,2025年2月1日0时至2月28日24时,全省共报告法定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20285例,死亡13例。
  在甲类传染病方面,鼠疫和霍乱均无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狂犬病、乙脑、登革热、流脑、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猴痘14种传染病同样未出现病例报告。其余14种乙类传染病则共报告发病5747例,其中报告死亡13例,分别由艾滋病(10例)、丙肝(2例)和肺结核(1例)导致。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乙肝、梅毒、肺结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丙肝,这五种疾病占据了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9.49%。丙类传染病方面,麻风病、斑疹伤寒、包虫病、丝虫病4种传染病无病例报告。其余7种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4538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这三种疾病占据了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9.33%。
  随着三月进入冬春交替之际,气温波动较大,水痘、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诺如病毒引发的消化道传染病极易引发聚集性疫情。为此,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醒公众,要秉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日常饮食中注重营养均衡,避免挑食偏食,保证规律作息,以提升机体免疫力。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功能相对薄弱的人群,建议及时接种相关疫苗,强化自身免疫屏障。同时,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和托幼机构,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教职员工应仔细检查每位学生的身体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做好详实的追踪登记。一旦察觉有聚集性疫情的苗头,应及时上报并处置,防止疫情扩散。此外,本月昼夜温差较大,“春捂”防寒至关重要。老年人与儿童由于身体调节能力较弱,建议依据天气变化合理调整着装,以有效预防疾病,以健康之姿拥抱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