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走出林草生态建设新路径
本报记者 庞勇
3月12日,朔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朔州市近年来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在朔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朔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全面推行“林长制”,科学谋划生态建设,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走出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建设新路子。
聚焦“林资源”增绿添绿。2015—2024年全市共完成营造林330.1万亩,全市林地面积、草地面积分别达到395.18万亩、358.02万亩。近几年,全市每年种植经济林5万亩以上,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54.26万亩。
聚焦“林安全”管绿护绿。该局不遗余力“护绿”,严格林政资源管理,严管野生动植物保护,严防森林草原火灾。
聚焦“林产品”用绿活绿。坚持林长引领,注重发挥各级林长的引领推动作用,出台《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提请总林长签发《关于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令》等,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利好政策。积极推动“百场带千村”活动,解决就业215人,农民增收380万元。强化生态保护,编制全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修改完善山阴县广武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完成山阴桑干河国家级重要湿地验收工作。拓展林草产业,提高林下经济综合效益。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开发独具朔州特色的森林康养文创产品。
新征程上,朔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赋予林草事业的新使命和新任务,以打好黄河 “几字弯”攻坚战为重点,高标准谋划和实施一批战略性、创新性、引领性改革举措,以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朔州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