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搬进”博物馆 馆校携手育新苗
本报记者 田璐
3月13日,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的58名高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走进太原市博物馆,开展了“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主题研学活动。青年学生通过沉浸式观展、互动式学习,触摸家乡千年文脉,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原来我们家乡藏着这么多震撼的故事。”参与活动的学生郭一涵感慨道。
课堂“搬进”博物馆。此次研学活动是太原市博物馆与四十八中馆校共建的首次合作。
当天上午,学生们手持“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学习单,在讲解员王文君和周紫萱的生动讲解中,了解了太原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结合学习单上不同类型的习题,讲解员引导学生从被动听讲到主动思考,完成填写。通过文物解读、主题问答等环节,进一步深化了学生们对太原历史、地理、艺术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认知。“展厅里的文物让课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郭一涵说。
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体验了太原的历史文化魅力,也增进了学校与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据悉,太原市博物馆将继续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拓展馆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围绕“博物馆课程进校园”“学生志愿讲解培训”等领域深化合作,将开发更多主题课程,让文物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探索更多形式的馆校共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