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3月17日

全省典型案例揭示多领域违法行为


  本报记者 王钰钦
  
  近日,山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厅际联席会议公布了2024年度一系列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农资、医疗、电动车、婚纱摄影、化妆品、食品、柴油、加油卡预售、计量器具、电器宣传及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山西省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坚定决心和积极行动。
  农资领域,某农资经销部因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跨区域经营农药,并超出经营范围销售限制使用农药,被农业农村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40000元。这一案例强调了农药经营销售的严格管控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医疗方面,张某某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驾驶员健康体检,被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人员查处。张某某不仅被没收违法所得和器械,还被处以罚款53700元。此案例凸显了驾驶员健康体检作为特殊准入行业的监管严格性。
  在电动车市场,太原市尖草坪区某电动车商行因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规车辆,并处以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的罚款。这一举措有效打击了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行为,维护了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
  婚纱摄影行业也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忻州市忻府区某婚纱摄影店因未按照与消费者的口头约定提供相应照片及服务,且在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后仍未予以改正,被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的行政处罚。
  化妆品市场方面,大同市云冈区某日化经营部因销售标签未标注限期使用日期的化妆品,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并依法从轻处罚。这既体现了对违法行为的打击,也体现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监管原则。
  食品安全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阳泉市平定县某商贸有限公司因销售过期食品,被市场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这一案例再次提醒经营者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保障消费者健康。
  在柴油市场,晋城市某有限公司因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柴油,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停售、没收未售柴油、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这一举措有效规范了成品油市场流通秩序,保障了消费者的用油安全。
  加油卡预售方面,临汾侯马市某加油站因预售加油卡未与消费者签订合同或协议,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这一案例强调了预付款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应与消费者签订合同或协议的重要性。
  计量器具准确度也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运城市绛县古绛镇某水产店因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欺诈消费者,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涉案电子计价秤、警告,并处罚款。这一案例对水产等市场经营者起到了震慑作用,净化了市场环境。
  在电器宣传方面,晋中市太谷区某电器经营部因对商品的功能作虚假宣传,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21万元。这一案例提醒广大经营者应诚信经营,避免误导消费者。
  教育培训领域也存在违法行为。朔州市朔城区某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因虚假宣传及违法格式条款,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并警告。这一案例强调了教育培训机构的合规经营和诚信宣传的重要性。
  这些典型案例的公布,不仅展示了山西省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成果,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提高警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敦促经营者要合法合规经营,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