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头雁效应 激活党建新动能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郭瑾
3月12日,记者从大同市平城区获悉,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平城区积极探索创新,以 “社区书记工作室”为核心阵地,围绕“思想引领、交流学习、赋能培训、示范带动”四大功能,充分发挥“头雁领航”效应,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升级,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搭建研讨平台,汇聚智慧破解基层难题。平城区通过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每月谈”机制,聚焦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常态化研讨交流。通过“一议题、两研讨、一总结、一报告”的工作模式,确保每月有主题、有讨论、有总结,年度有成果报告。同时,社区党委书记按业务方向编入 “理论指导”“攻坚实践”“创新提升”三支团队,分别开展“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接诉即办与基层治理精细化对接”等研究,拓宽各团队的工作思路,有效解决基层治理问题。
强化培训赋能,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夯实政策理论基础,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赋能培训。依托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邀请专家学者解读政策、分享经验,组织理论学习小组开展“集中学、自主学、帮送学”活动,全面提升社区书记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此基础上,文兴社区党支部进一步延伸党建触角,提升社区党组织的动员能力和服务效能。
打造示范品牌,以点带面提升治理效能。社区书记工作室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提炼,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可复制的基层治理品牌项目。鹿苑街道站东社区通过升级改造南官房小区党支部阵地,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组建志愿服务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此外,小区党支部还设置了义诊站和“全岗通”服务点,将便民服务延伸至居民家门口,有效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平城区党建工作以“社区书记工作室”为抓手,通过搭建平台、强化培训、品牌塑造,激活了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构建了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格局,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平城区将继续深化创新实践,不断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为建设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城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