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多维度发力增进青年福祉
本报记者 陈晓平
青年,是城市的活力,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3月18日,记者从忻州市政府获悉,该市今年将着力从“稳就业促增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加快发展卫健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等多维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提升青年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积极响应群众呼声
“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及时高效解决好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记者注意到,2025年的忻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对忻州青年的 “急、难、愁、盼”问题给予了及时回应,让“忻”青年开新局、创青春有了更多的底气。
着力稳就业促增收。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充分挖掘政策性岗位潜力,开拓更多更优的市场化岗位。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深入实施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加强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完善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健全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扩大忻州月嫂、繁峙绣娘、定襄车工、神池饼匠等忻州特色劳务品牌的覆盖面和培训规模,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社保制度改革,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持续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推进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开展全市养老(敬老)院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忻府、定襄2个县(区)敬老院建设。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全民参保长效政策机制。
高效解决青年所需
提升住房保障水平。落实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结合“双困”家庭、新市民、新青年等重点群体住房需求,规范城镇住房保障家庭实物供给、租赁补贴发放。加快发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总投资7.9亿元的全市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加快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谋划推进北赵村城中村改造。
加快发展卫健事业。深入实施强医工程,建设市级区域医疗高地,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兜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统筹抓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人才引育、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形成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老年健康服务网络。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提升民生实事办理质效,不折不扣推进15件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