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3月20日

阳曲县创新慢病管理模式 百姓看病更方便


  慢病管理一直是医疗系统的难题,也时长困扰着许多慢病患者,不能及时发现、不能提前得到预防、得病后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和标准等,都使得慢病管理这个本应得到重视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近日,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推出的“县乡一体化慢病管理模式”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受到广大群众和患者的欢迎。
  县域医疗机构是慢病防控的主战场,承担着县域百姓健康的重要任务。阳曲县“县乡一体化慢病管理模式”是自医改开始,在政府主导推进下,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契机,积极打造“县乡一体化慢病管理中心”,以“五早+两防”创新模式为核心,以“巡回医疗”为措施,创新实践出一套慢病管理模式——“阳曲模式”;依托县乡一体化“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形成“以县级医院为指导、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慢性病三级预防体系,建立了“慢性病筛查-转诊-管理”闭环管理,实现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的转变,将县域群众疾病控制在“萌芽”阶段,从早发层面真正成为阳曲百姓慢病治疗的健康守门人。
  阳曲县乡镇居民彭女士由于经常咳嗽不适,在卫生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与了肺功能筛查,不幸确诊患有慢阻肺。筛查团队迅速通知彭女士,并与上级医院制定了详细的诊疗计划。后经县医院特聘专家罗教授制定了治疗方案顺利入院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出院,现同样被纳入 “1+1+1+AI”医生团队慢病管理,并经过定期复查,确保了她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渐好转。类似这样的例子在阳曲模式下比比皆是。
  在阳曲模式的创新模式里,突破了以往坐着等患者上门的传统做法,让医务工作者走出去为患者服务成为了常态。他们开展全民健康筛查,在全县所有乡镇、社区,对18岁以上的人群展开了全民健康筛查行动。
  开展“巡回医疗”,充分发挥工分制绩效考核,建立巡回医疗慢病管理团队,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管理团队、代谢系统疾病管理团队、呼吸系统疾病管理团队等,通过义诊、坐诊、线上线下培训等方式,让县级医院专家每周定期下沉帮扶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落实“巡回医疗”机制,提升基层慢性病诊疗服务能力。
  在管理组织服务架构上,阳曲县建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强力领导、县卫健局牵头、医保系统配合、阳曲县人民医院主导业务的“大网格”,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与村民公共卫生委员会具体落实、云联医疗专业服务的“小网格”,为“阳曲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在此基础上,阳曲县还深化了现有的三级转诊机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转诊绿色通道,保证患者能够及时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对于确诊的重症患者,县医疗集团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他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专业治疗。 据新华网
  
  “阳曲模式”让老百姓可以享受更标准、专业的诊疗
  
  1.制订慢病管理标准:引入广州国家实验室、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慢病管理路径,实现慢性病诊断标准化、治疗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分级诊疗标准化。
  2.多学科联合门诊: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基层医生可以一键呼叫上级医生协助解决疑难问题,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3.名医下沉精准帮扶:长效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支持:引进了北上广知名医院专家团队及省内三甲医院权威专家,建立了完善的标准化慢病管理路径,把专家融入各个慢病管理小组中,实现了优质专家服务精准下沉。
  4.AI辅助诊断:引入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医疗垂直人工智能大模型Med-G0,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诊断准确性,并辅助各级医生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5.在2023年,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根据广州实验室提供的标准化路径,展开了大规模的慢阻肺筛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