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热爱 用行动温暖一座城
本报记者 刘琴 文/图
在长治市有这样一个青年,他在消防、议政、公益等领域散发温暖与力量,为城市的发展建言献策。他就是长治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长治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长、中建久安(山西)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鹏程。
消防创业:十年深耕筑牢安全壁垒
2013年,年仅20岁的杨鹏程创办了自己的消防公司。那时的他,没有雄厚的资本,有的只是对消防知识的热爱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谈及创业初心,杨鹏程回忆道:“很多消防安全事故是因为消防设施不完善或者管理不到位导致的。如果我能在这个领域做点什么,或许就能减少一些悲剧发生。”
在长治市滨湖文旅中心项目建设过程中,杨鹏程主动请缨,带领团队驻扎在工地,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图纸、规划施工方案。为确保消防设施安装位置精准无误,他拿着测量工具一处处测量、核对。
在安装消防管道时,施工人员发现管道尺寸与设计图纸存在细微偏差,杨鹏程得知后,立即召集技术人员开会商讨,优化了管道布局,提高了消防供水的输送效率。
在长治市文化场馆项目建设过程中,为确保消防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杨鹏程对每一个设备的选择都慎之又慎。他查阅大量资料,对比不同产品的技术参数,还专程前往厂家考察生产工艺。“文化场馆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消防设备的选择上必须严格把关,哪怕多花些时间和精力,也要选到最适合的产品。”杨鹏程说。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杨鹏程创新性地提出了“三维质量管控体系”,涵盖了人员管理、施工流程监控和质量检测评估三个维度。
杨鹏程表示:“消防工程关乎生命安全,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我希望通过这个体系,把每一个环节都细化、量化,让消防工程质量有一个质的提升。”
政协履职:建言献策推动城市发展
在智慧消防领域,杨鹏程积极探索,组建技术攻关小组,成功研发智慧消防监测系统。该系统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消防设施的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大大提高了火灾防控能力。
在政协履职过程中,杨鹏程聚焦“城市更新中的消防痛点”“老旧小区安全改造”等民生课题,多次开展基层调研,穿梭于各个老旧小区,查看消防设施配备情况,与居民交流。
在一次调研过程中,他发现某老旧小区消防通道狭窄,消防车无法顺利通行。随后,他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提出拓宽消防通道、设置标识等建议。最终,该小区消防通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针对“消防安全网格化治理”,杨鹏程建议将城市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门管理员负责日常巡查和隐患排查,同时建立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机制。这一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在全市推广,有效提升了城市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公益领航:传递温暖照亮城市角落
自2020年杨鹏程担任长治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长以来,积极致力于构建“1+N”志愿服务体系,以一个核心志愿服务理念为引领,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活动。
有一次,长治市区被大雪覆盖,道路结冰影响市民出行。杨鹏程得知后,立即组织500余名志愿者开展扫雪除冰行动。“大雪天市民出行不便,我和广大志愿者就想为大家做点实事。看到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我特别感动,这就是公益的力量。”杨鹏程说。
春运期间,杨鹏程组织志愿者在车站开展“暖冬行动”。志愿者们在车站各个角落为返乡旅客提供引导、搬运行李等服务。在生态守护方面,他发起“保护母亲河”行动,组织志愿者沿漳泽湖、在三河一渠等地清理垃圾、宣传环保知识,组织种植青年林100余亩,为改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在文化惠民领域,杨鹏程打造“社区幸福驿站”。志愿者们定期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义务理发等服务,累计服务300余次,受到居民广泛好评。
从消防行业的开拓者到政协会议上的建言者,再到公益活动的领航者,杨鹏程在不同角色中切换自如,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未来,杨鹏程将继续怀揣热忱,在守护城市安全、增进民生福祉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长治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