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特殊群体 传递社会温情
朔州以高质量发展引领残疾人高品质生活
本报记者 庞勇
近日,朔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主题为“以高质量发展引领残疾人高品质生活”的新闻发布会,介绍朔州市2025年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在朔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残联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残疾人事业发展,全面实施《“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朔州市残疾人事业开创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残疾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效明显,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面对困难和问题需要用力推动解决。对此,新的一年,朔州市残疾联将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残疾人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关于残疾人工作的决策部署,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见成效,不折不扣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持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加大残疾人社会保障力度,提升残疾人服务质效,全面完成《“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不断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以新思想引领残疾人事业新发展。
牢牢把握推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以新发展满足残疾人生活新期盼。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100人,实施好240户助残帮扶项目。协调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0%和95%以上。为4.9万残疾人缴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这是今年市政府5件民生实事之一)。为700名重度残疾人提供高标准居家托养服务,运行好市、县两级残疾人托养中心,探索集中托养照护和日间照料有效模式(托养“1+N”模式)。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深入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确保康复服务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为361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为1963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补贴。加强康复机构和专业技术队伍规范化建设,加强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力度,提升残疾预防水平。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教育保障机制。实施好“扶残助学(大学生)圆梦工程”项目,资助学生458名,实现“应助尽助”目标。推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积极推进学前融合教育。推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大力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进一步促进残疾人较高质量较为充分就业。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举办就业招聘会,做好2025年度高校残疾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创建辅助性就业基地,创新探索就业创业项目。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深化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储银行合作,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资金帮扶。进一步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推进残疾人文化服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促进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残疾人文化交流和服务品牌。组织参加山西省残疾人旱地冰壶、跳绳、特奥滚球、特奥轮滑、足球、篮球、田径比赛。举办好全国特奥日、残疾人健身周、冰雪运动季等活动。
牢牢把握平等、融合、共享的价值导向,以两个“格外”促进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以纪念残疾人保障法实施35周年为契机,深入推进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宣传落实。会同司法部门深化残疾人司法保护,会同民政、交通运输、公安、司法、网信等部门推动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的权益保障问题。统筹推进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开展无障碍环境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推进公共场所无障碍建设。高质量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432户。努力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帮助残疾人创造更多发展条件,提供人生出彩机会,更好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实现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展残疾人公益慈善事业,支持市助残志愿者协会广泛开展志愿助残服务,更好服务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