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3月27日
忻州市实验小学教师杨晨

运用多元化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本报记者 陈晓平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总有一些人以非凡的热情与执着,默默耕耘,成为学生心中不灭的灯塔。忻州市实验小学优秀教师杨晨,自2015年踏入教育领域,便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在三尺讲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教学之余,她积极参与学校课题研讨工作,扎实自身理论基础。在不懈努力下,她先后获得“五台县模范教师”、全市“中华魂”(辉煌与梦想)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优秀辅导员、忻州市实验小学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精研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坚守教育岗位近十年来,杨晨始终将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她深知,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阵地,只有打造高效课堂,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收获更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在备课环节下足了功夫。每一堂课,她都会深入研究教材,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在语文教学中,杨晨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头疼的古诗词背诵,她创新课堂模式,以“班级古诗词大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收到良好效果。为了让课堂更加活跃,她经常创设情境,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些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除了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杨晨还十分关注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有机融合,为学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在教授《古人谈读书》时,她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将《论语》的语句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理解原文意思的同时,激发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关爱学生 助力全面成长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杨晨始终坚信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她用真诚的关爱温暖着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她十分注重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和学习情况,以便能够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她耐心引导,帮助学生找出问题,获得进步。
  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杨晨还十分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她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心理学、家庭教育等相关知识,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和困惑,及时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高段学生身心发展迅速,不少学生的亲子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孩子健康成长。为此,她积极与家长沟通配合,主动分享自己所学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与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帮助很多家长化解了亲子矛盾。
  除了关注个体学生,杨晨还十分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了主题班会、读书分享会、诗词朗诵会等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在她的带领下,班级形成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学生们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潜心教研 引领教育创新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杨晨深知,教育不能固步自封,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她在教学之余,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努力探索适应新时代学生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
  她主动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学术研讨会,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及素质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杨晨以“红领巾爱家乡·夸夸我的好家乡”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家乡文化,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爱护家乡、建设家乡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综合运用了历史、地理、语文、美术等多学科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杨晨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她利用在线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她还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和创作,如制作电子手抄报、短视频等,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教育的道路上,杨晨以匠心、爱心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杨晨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前行,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