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我”之境许国 以“芳华”之志从教
本报记者 孟存田 文/图
出生于1990年的王芳,是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的分团委书记和专职辅导员。她帮助系部80余名就业困难大学生顺利就业。该系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0%,有近300名学生奔赴建筑工地,筑梦一线建设。
王芳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的共青团干部,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创新活力,与时代同频共振,共绘高质量发展的青春画卷,为中国梦注入青春力量。
匠心培育英才
多年来,王芳以其深厚的教育情怀、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大学生的广泛尊重和爱戴,成为了他们学习生活中的贴心人。作为系部的专职辅导员,她以匠心精神深耕教育事业。王芳先后荣获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颁发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无论是学院还是系部有关学生的事情,王芳总是冲锋在前。面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的重重挑战,她毫不退缩,细心思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辅导员的职责与担当。王芳连续五年担任毕业年级辅导员,为毕业生提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简历优化、面试模拟和求职技巧在内的全方位就业指导,帮助80余名就业困难学生顺利就业,该系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90%。
她实行一生一策,及时跟进毕业生的就业进展,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一对一就业咨询服务。针对不同就业方向的毕业生,她分别建立微信群,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减少不必要的信息干扰。她还定期在学校就业系统上报毕业生去向信息,持续跟踪每名未确定就业去向的学生,确保就业工作稳步推进。此外,她还依托校友和学院老师资源,积极挖掘就业机会并给毕业生推荐适合的岗位。
她用匠心培育英才,用青春力量领航学子未来。在她的帮助下,一批批学子成长成才,积极奉献社会,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青春篇章。
带领学生成长
作为学院的分团委书记,王芳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团员和青年思想引领工作体系。她以青年化阐释激活理论魅力,以实践化育人深化思想内涵,以榜样化引领树立青春标杆。她立足团组织实际,开展各级各类理论学习300余场。她着眼基层一线,做好面对面宣讲,推出“青年榜样,我来领学”、“青春榜样说”等品牌活动,让理论学习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她不断创新思想引领路径,开展红色文化润“青”心等实践活动,在沉浸式、体验式学习中厚植学生的红色情怀,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以“博采众长,助力研途”等为主题开展分享交流活动14场,3000人次青年参与,激励青年奋发向上、砥砺前行。
在团员和青年进行主题教育期间,她推出 “青春榜样说”、“青春法治行”两个品牌活动,将“讲理论”与“讲故事”相统一,引导学生在诚信、励志和成才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她还积极拓展社会资源,与阳泉市城区下站司法所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为了护航学生学业成长,她围绕查课、查早操、查晚自习、查寝等开展了“一日四查”学风建设工作。根据不同重要节点和学生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她组织多种经验交流会,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与帮助。同时,加强结构设计社专业社团建设,拓展第二课堂,进一步促进了学风建设。
王芳表示:“团学工作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更好的平台。”她常常加班加点,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只为了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她的辛勤付出如同细水长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这位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深刻内涵。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辅导员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王芳表示将继续坚守岗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王芳告诉记者:“我深感生逢盛世责任在肩。我将关注国家发展,提升自身素养,以‘无我’之境许国,以‘芳华’之志扎根基层,积极组织开展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成长。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领域,引导团员和青年积极参与,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