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外专家学者为书院发展谋划方向
本报记者 陈彤
近日,太原市书院创新发展论坛交流会在晋源区文化和旅游局举行。
此次论坛由山西书院联盟、太原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主办,晋祠稻田书院承办,主题为“薪火相传新书院文化”,汇聚省内外专家学者、书院负责人及文化行业代表,围绕书院的文化使命、传承路径与创新实践展开深入研讨,为新时代书院发展凝聚共识、谋划方向。省内20余家书院的院长参加。
会上,播放了由山西文化博主于德水制作的专题短片 《侯家巷的遗憾是什么》。该片系统梳理了这座百年书院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山西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价值。
于德水在分享创作心得时坦言:“山西深厚的历史积淀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但要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需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她希望更多有志之士能加入本土文化传播的行列。
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督学、山西书院联盟理事长、羲圃书院院长孟永华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书院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千年文脉,是文化传承、思想创新的重要阵地。在新时代,要打造人文高地、精神家园、文化名片,推动书院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经过与会代表的深入研讨,会议达成共识。要传承文脉,筑牢文化自信根基。既要守护历史根脉,更要挖掘其时代价值,做到 “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让千年文脉在当代“活”起来。要守正创新,激活书院时代功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人文精神转化为培育时代新人的养分,同时探索“古今融合”的创新路径,借助科技力量拓展传播边界,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古老智慧与现代文明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