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4月01日
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看乡村振兴

游太岳山脉古建 赏晋商遗风若画


  本报记者 卢亚
  
  晋中之美,美在山水相依,美在历史沉淀,美在人文璀璨。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一路前行,除了可以饱览雄浑壮丽的太岳山脉,还可以走进古城大院,感受晋商文化的底蕴,探访古堡古建,品味岁月留下的韵味。
  祁县乔家大院,是山西众多古城大院中的翘楚;平遥古城,一座“活着的古城”;介休绵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寒食)节发源地;介休张壁古堡,“中国星象第一村”烙印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在世间埋下“伏笔”;灵石石膏山,千年古寺洞中藏,半崖松柏依云栽;灵石王家大院,“华夏民居第一宅”,享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美誉。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开启畅游晋中古建之旅,沉浸式感受历史的韵味。
  
  乔家大院 赋能文旅新形态
  
  “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乔家大院展现的是晋商的商业现象和地域文化,更是山西文化旅游对外的一张名片。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乔家大院景区不断提升展陈水平和配套设施,活化利用文物资源,讲好晋商故事。
  近年来,乔家大院景区围绕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打造,深入挖掘乔家大院文化园区文化内容,丰富和完善景区吃、住、行、游、购、娱的功能和业态,建设具有中国(晋商)特色的国家级文化园区,吸引了国内外无数游客了解晋商文化,感悟晋商精神。
  乔家大院文化园区创新打造了 “乔院廿四节气”“七十二候”品牌文化,为游客还原明清时代的晋商大院,展示高品质的晋商美学生活。游客通过与演员的互动,或参与文化场景的创造呈现,沉浸式感受“晋商第一院”的文化内涵和晋商精神。
  此外,乔家大院依托乔家家训、建筑纹饰、乔家福字、大红灯笼等文化元素,充分运用5G、3D打印等新技术、新手段,加大文创产品的研发推广力度,让文物“活”起来,打开游客了解晋商文化的又一扇窗。围绕“数字化”做文章,促进文旅业态智慧化转型升级。通过“核心吸引物体系”的打造,实现景区产品从单纯的 “观光式”到“沉浸式”体验转变,更新旅游产品,增加与游客的互动,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下一步,乔家大院将深挖文化园区的晋商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展现形式,加强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晋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平遥古城 跟着悟空游山西首站
  
  “进了平遥城,银子元宝绊倒人!”平遥古城是明清时期最繁荣的商业金融中心,是民族商业的历史见证,也是晋商发祥地。
  《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后,很多“天命人”跟着悟空游山西的第一站就是平遥古城。登上城墙,远远望去,青砖高墙犬牙交错,古朴雅致。循着古车辙,亲手触摸古城墙上的垛口、城楼、角楼,还能感受到城防将士登高瞭敌、指挥作战的运筹帷幄。
  走进“现代银行的鼻祖”——日昇昌票号,特色浓郁的大院建筑、各式精美的雕刻、丰富的历史展品,令人仿佛穿越一般。如今,日昇昌票号与“蔚泰厚”“日新中”票号合称为“中国票号博物馆”,成为记录历史、传播文化的重要平台。
  如今来到平遥古城,梳起油头发髻,穿上中式服装,扮一回晋商少奶奶,是很多人必做的项目。体验陈醋制作、感受推光漆器、品尝平遥牛肉,领略山西特有的文化与味道,更是奇妙的经历。晚上,或沉浸在《又见平遥》情景体验剧中,感受晋商精神;或享受3D灯光秀,看科技手段展现的古城之美;或在古色古香的小馆里浅酌,都别有一番韵味。
  平遥古城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丧失光彩,反而在时代的洪流中越发动人,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全国率先构筑的 “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公路网中,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给平遥古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名山古堡 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晋中市,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县(市)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这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寒食)节发源地。奇岩、险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刹、巨宫组成了绵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形成14个景区、360多个景点,可谓“步步有景,景景有典”。
  有多少古文明,像张壁古堡这样,默默把大自然的星象星空、智慧哲理,在世间的角落里埋下“伏笔”,人们怎样去发现、了悟、保护和传承?如今,通过张壁古堡LBMR项目,在大空间VR的基础上,通过空间追踪和超高清无线传输技术,让游客在全感交互下沉浸式零距离体验张壁古堡的神秘,摇一摇那古槐树的枝叶,推一把尘封的石门,走一走千年古地道,跃一次触手可及的星河……那一刻,游客穿越着千年文明的时空,呼应着天地间生生不息的能量,也感受到祖先对后人最朴素的心愿和祝福。张壁古堡LBMR项目,用高科技及艺术化的方式把张壁古堡的文明重新数字化还原出来,让静态的文化遗产活跃起来,赋予它鲜活的性格和生命气息,让游客能看得见、摸得到,沉浸式感受中国底蕴深厚的文化、渊源流长的古代文明,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融入新时代,实现可持续、创造性的传承。
  近年来,介休市把农文旅融合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借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乡村游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昔日的山水田园和传统村落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实现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以旅彰文的效果。
  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到绵山镇坂地村,游客不仅能感受到山水田园如诗如画的美景,还有地道的酸枣仁醋、沙棘果汁,喝一口满满的儿时味道,是可以带走的“诗和远方”。
  
  古寺大院 旅游胜地生态腹地
  
  位于晋中市灵石县的石膏山风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在主峰海拔1500至1800余米处,天工削出一块高约三四百米,宽约二三百米的断崖绝壁,绝壁面向南、东西两翼延伸回抱,其形就像一个巨大的元宝。在元宝腹内,即断崖间,自下而上分布着三层石灰岩溶洞,下岩和中岩尤大,长宽高均在数十米之间,石膏山的寺庙便全部建在这些天然溶洞中。所以有诗赞云:“千年古寺洞中藏,半崖松柏依云栽”。得益于完好的自然植被和良好的环境质量,石膏山被誉为 “高原翡翠,天然氧吧”。现在景区已成为集林业、旅游业及健康服务业相互交融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生态腹地。
  晋中以晋商大院而闻名,在这些姿态纷呈、各具特色的大院中,坐落于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静升镇的王家大院首屈一指。它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被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并赢得了“王家归来不看院”的口碑。
  近年来,灵石县将打好“文旅牌”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王家大院旅游景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步伐。去年,“与辉同行”山西行团队走进王家大院景区进行了直播。活动中,团队成员跟随董宇辉的脚步,在线上充分领略了王家大院精美的建筑艺术、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如今,文化旅游产业迈入了全域旅游新时代,灵石县正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打造晋商文化展示与传承、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县域旅游标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