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创意宣传 塑料袋变身“鲤鱼跳龙门”
本报记者 郭丽菲
3月30日是“国际无废日”。当天,太原市生态环境局精心策划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创意活动——塑料垃圾之“鲤鱼跳龙门”。通过公众参与的塑料袋“变身”实践活动,推动太原“无废城市”建设和资源循环利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为参与者准备了大量的废弃塑料袋,鼓励大家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这些看似无用的塑料袋变成 “会飞的鱼”。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和家长配合默契,拿起画笔,在塑料袋上精心勾勒出一片片栩栩如生的鱼鳞,点上灵动有神的眼睛,一个个原本被丢弃的塑料袋,华丽变身成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鲤鱼造型。只要巧妙设计、合理利用,废弃物品也能重焕生机。
活动期间,工作人员还通过现场讲解、互动问答等多元形式,向参与者普及“无废城市”和“地球一小时”相关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阐释 “无废城市”建设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地球一小时”所倡导的节约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作用。
现场示范和互动答疑,让 “无废城市”从理论创新走向绿色实践,也生动展示了太原“无废建设”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让绿色发展可见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