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4月03日

太原全力建设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


  本报记者 张丽
  
  4月2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发布会,太原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太原市全力建设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山西旅游热点门户及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深度融合 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2024年,新版舞剧《千手观音》完成首演,晋剧电影《布衣于成龙》上映,晋剧艺术中心正式落成启用。2025年,重点推动国潮戏曲演出项目、话剧等剧目的创排工作;举办“文化援疆”书画摄影展,打造群众文艺小分队,培育乡土文化能人艺人、乡村文化带头人,组织群众文化惠民活动,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持续推动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开展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推荐和认定工作,举办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推进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2024年,晋祠天龙山景区被文旅部正式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晋源区赤桥村等5个村入选2024年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2025年,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一环(环太原东西山旅游公路)、一带(汾河景观游憩带)旅游产业总体布局和晋阳古城、太原府城、西山、汾河四大旅游板块建设;围绕构建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持续提升晋祠天龙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高等级景区创建;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发展冰雪旅游、低空旅游、银发旅游、乡村旅游,深化“非遗 +”跨界融合,打造非遗美食线路,推出太原非遗美食地图;促进文旅消费新活力,健全完善文旅要素体系,推动文旅消费场所扩容提质,积极推进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录建设工作,组织开展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遴选,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营造乡村旅游消费场景;推动文旅康养示范区发展,引导传统演艺等入驻商业综合体和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文创产品征集展,开发转化“太原礼物”。
  
  协同发力 打造旅游热点门户
  
  据介绍,太原市将推动文旅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组建太原文旅集团,建立政府做生态、景区做平台、市场做业态的开发运营管理体系,着力“打造大景区、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旅游”。打造旅游休闲新空间,发挥国家级文旅品牌带动效应,培育城市假日经济、夜经济、潮经济,助力“老字号”蝶变重生,擦亮夜间文旅消费招牌。大力发展演唱会经济,推进支持措施,发挥演出专班作用,鼓励演出机构创新营销,吸引优质演出项目,推进“演艺+”融合发展,打造综合性演艺经济产业链。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实施过境游客免签便利化建设,提升入境便利化水平,提高国内外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
  2025年,太原市文旅局将从三方面深化“演艺+”融合:一是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演艺与文旅、科技、商业跨界合作,打造沉浸式演艺空间,如将传统戏曲融入商业综合体,开发“演艺+景区”“演艺+非遗”特色项目;二是优化政策支持,通过演出专班机制吸引头部演出机构落地,创新“门票+衍生消费”营销模式,培育本土演艺IP;三是坚持品质导向,在引进优质项目的同时,重点扶持《粉墨画廊》等体现太原文化底蕴的原创剧目,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塑造品牌 讲好锦绣太原故事
  
  2024年,赴北京、成都等客源地城市举办“唐风晋韵 锦绣太原”旅游推介会,成功举办山西旅游发展锦绣太原文旅推介对接活动,出台《支持演唱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全年举办演唱会32场,拉动消费41亿元。借助《黑神话:悟空》带来的“泼天流量”,放大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全省旅游热点门户效应,太原位列国庆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
  下一步,太原市将持续做强四大旅游板块、八大旅游品牌;推动晋阳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挖掘文旅要素资源,创新宣传推介手段,设计推出“走进锦绣太原·感受春和景明”“何以锦绣——主题阅读之旅”等主题旅游线路;加强传统客源地举办文化旅游推介会,开发太原晋中、太原忻州等跨区域旅游产品,组织文旅企业参加西安丝绸之路旅游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国内外文旅展会,借助各类赛事,通过发放旅游宣传资料、播放文旅宣传片等方式开展宣传推介活动,不断提升锦绣太原品牌影响力。
  
  优化服务 规范文旅市场秩序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推进文旅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完善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旅游服务“好差评”行动促进行业服务质量有效提升。持续开展文旅领域综合治理,重点整治旅游市场“黑导游”、强制消费等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问题,强化演出市场管理,净化文旅市场环境。规范和加强涉旅网络舆情引导处置工作,营造规范有序的文旅消费环境。
  接下来,太原市将坚决守牢安全底线,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假日文旅市场安全专项检查,组织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