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细致 构建安全生产青春防线
本报记者 陈彤
“今天的安全警示教育案例,大家要引以为戒,任何时候都必须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安全制度。”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车轮厂二线检测工部主任王小平每天都会在班前会上开展会前5分钟安全教育,让职工通过典型案例学习分析预防措施。
面对紧张的生产节奏和高标准的质量要求,车轮厂二线检测工部确立了“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的安全生产管理宗旨,总结出两大安全生产法宝,即“刻印在脑子里的”和“掌握在手心里的”,构建起安全生产青春防线。
两大法宝 安全长效
王小平介绍,车轮厂二线检测工部共有32人,35周岁以下青年20人,占比62%,承担着铁路系统机、客、货、动全谱系车轮的生产与检测任务,堪称铁路装备制造领域的“先锋劲旅”。
车轮厂检测工部每天负责近千片火车车轮的检测任务,实行三班两倒工作制,全年365天,天天有人在岗,时时满负荷运行。
面对紧张的生产节奏和高标准的质量要求,车轮厂二线检测工部确立了“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的安全生产管理宗旨,总结出两大安全生产法宝,即“刻印在脑子里的”和“掌握在手心里的”,构建起安全生产青春防线。
“第一个法宝是‘刻印在脑子里的’。我们把安全生产工作流程化,让每名岗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流程。”王小平说。
首先,安全岗位管理流程化,划分了四个安全生产提升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安全员,明确职责,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班组和岗位;其次,安全计划执行流程化,各小组根据自身职责制定安全管理内容,编写日、周、月安全计划,并严格执行,确保安全计划不落空、安全计划强执行、安全计划有落地;最后,安全操作互评流程化,常态化的互检互评不仅营造了安全生产氛围,还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确保安全操作达标率100%。
“第二个法宝是‘掌握在手心里的’,我们把安全管理动作标准化,让每名岗员都熟练掌握这些标准化的动作。”王小平介绍。
安全操作规程口令化,每次巡检时,职工都会像念口诀一样,对所属设备逐项进行安全检查。现场的设备上还贴了“安全顺口溜”,简单易懂,增强了安全意识。
针对全自动化生产线可能产生交叉作业风险,从提升设备使用安全性出发进行升级改造,有效减少了安全风险。
“凭借这些措施,我们成功创建了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会继续努力,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确保安全生产。”王小平说。
着眼安全 入脑入心
“青年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为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我们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特别策划了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青年为安全生产献计献策,有力提升了班组的本质安全水平。”车轮厂二线检测工部班组长白永红告诉记者。
车轮厂检测工部建立了“师带徒”机制,对机械手翻转机构的轴承总成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进,形成了可借鉴的经验成果,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24年,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全球“灯塔工厂”网络,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首座“灯塔工厂”,而这背后凝聚了检测工部成员的智慧与汗水。从最初的需求洞察,到方案的反复斟酌、验证与优化,再到落地,历经14个月日夜兼程,百余场“头脑风暴”,上万条数据精细录入、严谨比对核实。
依托智能排产搭建的公司、产线、工部三级协同计划体系,结合车轮检测两线节拍与产品特点精准分配产能,让资源利用最大化;利用空档时间深度检修,凭借海量历史数据实现日常预测性维护快速精准,提前化解风险隐患。可以说,车轮厂二线检测工部既是严谨细致的“巡检+监督”安全管家,又是守护精益制造的“青年卫士”。他们以青春作笔、担当为墨,奏响太重“青”力量的激昂乐章,尽显新时代太重青年卓越风姿。
下一步,车轮厂二线检测工部将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完善内控体系,强化对标管理,在“制造+服务”“装备+材料”“产品+系统解决方案”方面迈出坚定步伐,以高度敏锐的政治觉悟和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奋力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