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源区 多点发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陈彤
4月19日,太原市晋源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晋源区人民政府区长张耀代表晋源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对2024年工作进行回顾,对2025年整体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
科技创新 现代引领
2024年,在太原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晋源区上下沉着冷静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稳”的基础更加巩固、“进”的动力更加强劲,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富民强区迈出坚实步伐。
2025年,晋源区将重点抓好9个方面工作。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水平。
以商促融、以新聚能,加快建设商贸文旅融合集聚区。全力推动晋阳湖北岸文旅综合体项目落地,建设华北地区知名的文商旅融合消费新地标;服务保障阳光商业广场、西环广场开业运营,打造高端商业购物中心;持续推动原国际会展中心地块、旧晋祠路商业步行街和晋阳水街项目招引。
以智促转、以数提质,加快建设晋阳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支持远东构件等企业推进设备更新、标准升级和产品迭代;鼓励旭恒纸业实施数字化改扩建项目;支持旭日东升、万国仓储等物流企业打造AI智慧物流与数字供应链;培育壮大智能终端、大数据等数字核心产业,年内建成全省首座数智产业链示范基地。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加快创建国家级晋阳文化旅游度假区。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总体目标,大力推进“晋隐归源”旅游民宿(度假酒店)产业发展工程;年内完成一揽子扶持政策、管理办法等顶层设计,指导已有民宿规范化发展;启动蒙山小院等8个新改扩建项目,新增高品质床位1300张等。
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激活投资消费双引擎。研究制定汽车、家电、3C等品类区级促消费办法;推动特斯拉、理想等品牌落户晋源;组织苏宁、京东等卖场加大智能家电营销力度;指导九州、万水等市场整合商户资源,集中开展促销活动;加快推动太药国际创新药基地和远东复合材料二期项目落地等。
真抓实干 行稳致远
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抓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和婚丧习俗改革试点等重点任务;开展精准招商、靶向招商,深化以商招商、场景招商,力争年内签约亿元项目不少于5个;深度参与“厦洽会”“进博会”等活动,积极组织承办国家和省、市各类招商推介及现场推进会;组织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应接尽接”,促进政务服务从网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严保严管4.32万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000万斤以上;在古城营等5村新建新型日光温室135座、改建40座;加快晋祠大米“六统一”进程,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持续开展夜间路检路查专项行动,加强绕城高速过境柴油货车分流管控;运用无人机航拍、实时视频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加大重点区域巡检力度;加强晋祠泉域地下水保护,启动实施晋祠泉域生态治理系列配套工程,确保晋祠泉实现稳定复流;持续推进晋阳湖水系连通工程,有序实施雨污分流混接改造二期三期工程。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高质量就业;精准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打造更多晋源劳务品牌;有序开展山大附小晋源校区首批招生工作,全力推动山大附中晋源学校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名教师、名校长,力争两年实现“全市争先进、全省有位次”。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抓好景区景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健全完善警示通报和责任倒查机制,依法依规依纪严肃追责问责;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体系,一体推进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三大系统建设;加强中小金融机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继续下足功夫办好一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实事:加快晋阳湖西岸交通路网建设,提升片区出行便捷度;实施河西南部退水渠水体生态环境提升工程,改善沿线人居环境;扩大集中供热覆盖面,保障更多群众温暖过冬;开展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行动,为退役军人暖心护航;实施公共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完成食品安全抽检1300批次以上,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标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15万城乡参保居民购买意外伤害补充医疗保险,让参保居民更有“医靠”;持续增强教育资源供给,新增优质学位4950个;实施免费送戏下乡惠民工程,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