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大家”段云寄情翰墨87组精品展赤子之心
本报记者 田璐
4月22日,“寄情翰墨——段云捐赠书法作品展”在山西博物院举办。展览以段云先生1990年捐赠的书法作品为主,共87组展品,带领观众走进一位革命家、书法家与学者的精神世界。
段云先生的一生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抗战初期,他学成归来,以热血书写家国大义;新中国成立后,他深耕经济领域,撰写的《财政金融论综》至今仍是学界重要文献;晚年寄情诗书,创作的诗集《旅踪咏拾》,以笔墨记录山河新象。启功先生赞其“天然平淡仰云翁”。
此次展览分为 “心正笔正 骨刚书雄”“博采众长 自成一格”“诗坛传颂 杏林仁心”三大单元,系统呈现段云先生的艺术造诣、家国情怀与多重人生角色。观众既能感受其丈余巨制的磅礴气象,也能品读尺素小楷的精微雅致,体悟“不侧倚取媚,不狂怪怒张”的艺术境界。书法之外,展品还涉及其医学手稿与金融论著,展现其“诗书济世,德艺双馨”的多元人生。
1990年,段云先生将110余件书法作品捐赠给山西博物院,开启了当代艺术家向家乡捐赠书法作品的先河。30余载岁月流转,这批作品再度亮相,不仅重现了其艺术灵魂的寄托,更成为三晋文脉传承的鲜活见证。展览期间,山西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维东从笔法、风格与时代背景切入,解码段云书法作品的艺术密码。
近年来,山西博物院深耕本土文化资源,此次展览再度以书画为媒介,赓续三晋文脉。段云先生的作品不仅承载个体艺术探索,更映射一代人在时代洪流中的精神追求。其笔墨间的铮铮铁骨与斐然才情,恰是中华文化“知行合一”的生动诠释。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2日,诚邀观众透过墨迹触摸历史温度,感受一位大家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