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4月23日

我省首部民宿促进与管理法规出台

晋城以法治化手段护航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李茹霞
  
  4月22日,记者从晋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晋城市民宿促进与管理条例》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我省首部聚焦民宿产业促进与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以法治化手段破解民宿发展瓶颈,统筹规范与扶持政策,为晋城文旅康养产业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晋城依托“百村百院”工程和全域旅游规划,推动国家4A、5A级景区周边及“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民宿产业迅速崛起,但上位法依据缺失、集群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晋城市人大法制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历经一年起草,经两次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突出“促进型”立法定位,围绕规划引领、政策扶持、经营规范等核心环节,为民宿产业提供全链条制度支撑。条例共三十条,明确民宿兼具住宿服务与在地文化体验属性,要求执行国家和省级旅游民宿标准,保持法规灵活性;强化市县两级政府统筹职责,建立土地、财政、金融等保障机制,鼓励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发展民宿;推行“属地申报、证照联办”便民措施,优化审批流程;细化建筑安全、消防标准、实名登记、卫生环保等经营规范,保障服务品质与旅客权益。
  针对条例实施后的具体落实,文旅部门提出将以品牌化、集群化推动产业升级。相关负责人介绍,晋城将重点打造“太行山精品民宿集聚区”,年内目标建成80家精品民宿,在古村古堡、景区周边形成规模效应,同时依托新成立的民宿文化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推广等级评定标准,引导企业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打响“旅游满意在晋城”品牌。消防部门则聚焦安全监管与服务创新,提出将实施差异化检查机制,对高风险民宿加密抽查频次,同时为乡村民宿、历史建筑提供定制化消防指导;通过培训考核提升从业人员的自救能力,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协同治理格局。公安机关强调将严格治安管理,严格落实旅客实名登记、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制度,加强多部门信息互通与联合监管,确保民宿治安环境安全有序。
  作为晋城市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晋城市民宿促进与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该市民宿产业迈入法治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通过制度创新与政策赋能,晋城将进一步激活文旅康养产业潜力,加速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生态高效的民宿产业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