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千年绛州 传非遗薪火
本报记者 李云霞 通讯员 崔绛燕
4月19日,由山西省少工委主办,山西青少年事业发展有限公司、运城市少工委、新绛县少工委承办的山西省红领巾小记者研学活动再次启航。37名小记者在专业指导老师和青年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在绛州署的飞檐斗拱下探寻古代官制奥秘,于福胜寺的彩塑光影中对话艺术经典,在澄泥砚的窑火传承里触摸非遗温度,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研学之旅。
绛州署 触摸历史文化的厚重
上午9时,小记者们刚踏入绛州古城就被巍峨耸立的“绛州三楼”所吸引。钟楼、鼓楼与乐楼并肩而立,构成了全国罕见的“三楼并峙”奇观。钟楼里铸于金代的万斤铁钟静默高悬,虽历经岁月却依然透着威严;乐楼前的“七星坡”倾斜延伸,仿佛诉说着昔日戏台上下的热闹场景;登上鼓楼顶端,汾河如带、松柏叠翠的美景尽收眼底。小记者们抚摸着斑驳的砖墙,仰望着飞檐翘角,惊叹于古人的巧思与智慧。
沿着古朴的石板路前行,穿过“绛州三楼”,便到了绛州署衙,《知府迎宾》《知府升堂》情景剧正在精彩上演。随着鼓点声起,“知府老爷”迈着沉稳的步伐登场,生动再现了古代知府迎宾、升堂断案的场景。衙役们整齐的呼喝声、惊堂木的拍案声,瞬间将小记者们带入千年前的官府审案场景中。
不同于普通州衙的五间规制,面阔七间的绛州大堂气势磅礴,这里曾是唐太宗李世民设帐募军之地,“薛仁贵投军”的传奇故事也发生于此,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三座州衙大堂之一。小记者们围在“大堂鼓”旁,想象着古代百姓击鼓鸣冤的场景;触摸堂内的“鱼儿跪堂石”,感受流传至今的官民鱼水情;辨认“文臣七条”和“武臣七条”碑文,学习北宋时期文臣武将的廉政准则;在“吏、户、礼、兵、刑、工”六房遗址前,通过图文展板和场景复原,了解古代官员的分工与职责。大家有的在小本子上认真记录,有的用相机定格下珍贵的史料,有的模仿官员踱步的模样,沉浸式感受古代官府的运作机制。
从大堂出来,小记者们走进了我国现存唯一的隋代官家园林绛守居园池。园池东西长、南北窄,根据植物花卉的不同,划分成春、夏、秋、冬四个景区,名木繁卉分植其中,亭榭楼阁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古朴典雅,景色怡人。“原来这座园子已经1400多岁啦!”跟着讲解员老师的步伐,小记者们从子午梁的青石阶、虎豹门的砖墙中探寻岁月的痕迹,当听到范仲淹《居园池》的诗句时,大家齐声朗诵,仿佛与古人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福胜寺 领略彩塑艺术的瑰宝
当日下午,小记者们来到福胜寺。这座始建于北齐年间的千年古刹,以精美的彩塑艺术而闻名,也因作为《黑神话·悟空》的游戏取景地而备受瞩目。寺内现存有元明时期彩塑、悬塑30余尊,历经岁月洗礼依然色彩鲜艳、形神兼备,尤其是被誉为“中国最美观音”的悬雕渡海观音,更是让小记者们屏住了呼吸。只见观音脚踏祥云,衣袂飘飘似要乘风而起,神情静谧恬静又有几分超脱,散发出返璞归真的美感;背后的海浪浮雕采用高浅浮雕结合的技法,远小近大的透视效果让汹涌的波涛仿佛触手可及;殿内东西两侧壁台上围坐着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和十六罗汉,神态大小各异,形象传神鲜活。小记者们兴奋地说:“原来降龙罗汉、伏虎罗汉的神话故事,真的能在现实中看到!”
澄泥砚研制所 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
走进绛州澄泥砚研制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非遗传承人展示着一团细腻的泥料,这份取自汾河河床的泥土,要经过15遍澄滤、6个月陈腐,才能成为制砚的 “黄金原料”。小记者们围在工作台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工匠们将泥料塑形、雕刻、打磨,每个动作都充满力量与技巧。大家惊叹于这如大自然作画般的奇妙过程,对非遗技艺的敬畏与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也深深体会到了眼前这一方方砚台,不仅是泥土与火焰的结晶,更是一代代匠人用时光淬炼的匠心。
在非遗体验区,小记者们参与了木版年画拓印活动。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民俗风情。体验中,小记者们首先在木版上涂抹墨汁,然后将纸张覆盖在木版上,用刷子轻轻刷平,使图案清晰地印在纸上,一幅独特的作品就完成了。油墨的清香混着木版的檀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大家纷纷展示着拓印好的年画,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开展培训 提升新闻写作的能力
“要对世界充满好奇,要多看、多听、多问、多记……”为了顺利完成研学活动的采访报道,主办方特意安排了行前培训环节。《山西青年报》资深记者为小记者们系统地讲解了新闻采访、写作技巧、图片拍摄方法及采访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小记者们认真学习,提前准备采访提纲,反复演练采访姿态,力求在实践中展现出最佳状态。研学中,每到一处,小记者们都认真聆听讲解,积极采访讲解员、工作人员和游客,用童真的视角记录下每个精彩瞬间。研学结束时,他们的笔记本上记录得满满的。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浸润,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从绛州大堂的威严气势到隋代花园的如诗如画,从彩塑艺术的精妙绝伦到非遗技艺的匠心传承,小记者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双手触摸文化、用心感悟传统文化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研学活动中,除了专业的讲解员,还有新绛县“红领巾讲解员”的热情参与。他们用清晰、生动的语言,为来自太原市、临汾市、运城市等地的小记者们讲解了每个景点背后的故事,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手拉手”互动交流活动。
虽然此次研学活动已经结束,但传承不止。未来,这群充满朝气的小记者将继续以探索者的姿态,行走在守护文脉的道路上,在传承与创新中续写民族复兴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