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4月25日

“青社学堂”开讲啦!“大学习”课堂搬进快递企业


  本报记者 郭丽菲 通讯员 高雄兵
  
  4月24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团省委社会联络部与韵达快递太原分拨中心联合开展了“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宣讲活动暨新兴领域青年“青社学堂”培训班。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非遗传承人、独立演员、网络主播、自由美术工作者、青年社会组织志愿者等80余名新兴青年参加培训。
  
  聚焦思想引领
  
  “青社学堂”是新兴青年群体开展“大学习”活动的品牌项目,是强化新兴青年群体理论武装的重要载体。此次“青社学堂”培训班的举办,是团省委社会联络部落实省委和团中央部署要求,适应新兴青年群体特点,遵循方式灵活多样、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载体创新有特色的原则,把“大学习”课堂搬到工作室、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生产一线、发展前沿,融入行业、企业的团课和团组织生活,努力打造开放、多元的新兴青年群体“大课堂”的重要探索。
  “此次培训,我们充分考虑新兴青年群体需求多元、时间分散的特点,突出短、实、新。”团省委社联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培训聚焦思想引领、红色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情考察、能力提升5个板块,通过宣讲解读、行业交流、现地教学等形式展开。宣讲嘉宾充分展示新兴青年群体新时代奋进的青春风采,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能领会的政策、易感受的成就、善参与的方式,团结引领新兴青年群体。希望宣讲青年能够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动所在群体的新兴青年积极投身基层社会治理,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和卫国戍边等领域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宣讲“声”入人心
  
  此次培训邀请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班的学员、省级“青社学堂”优秀学员骨干及太原市最美退役军人代表进行集中宣讲。
  “从《共产党宣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思想的深耕。这些理论如同一把把钥匙,打开了认知世界的新维度,使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生命力,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追随,明晰了青年一代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王彪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班新兴领域班学员,他在宣讲中表示,参加全国“青马工程”学习,既是一次思想的淬炼、精神的洗礼,更是人生航向的重要指引。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班文化与新闻传播专项班学员张珺靓,在传承路上深刻感受到青年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她说:“将传统琉璃技艺与现代创新相结合,不仅推动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还为社会创造了新的价值。“通过参加宣讲活动,我深深感受到青春力量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要用创新思维和实际行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大同市新兴青年人才协会团工委书记贾超介绍了协会团工委紧扣时代脉搏,锚定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兴青年群体,以“融新相伴·暖新护航”为旗帜,通过急救培训筑牢安全防线、慰问关怀传递城市温度、组建文旅志愿队赋能文旅发展。不仅凝聚青年磅礴力量,更在基层治理与高质量发展中,书写新时代青年建功的生动篇章。
  大同市平城区青年创新创业协会团总支书记庞佳慧介绍了在乡村振兴的金家湾项目上,以青年创新为引擎,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激活乡村经济的成功案例。她表示:“青年用数字创意唤醒乡土文化,让乡村振兴充满‘潮’力量。看到乡亲们增收的笑脸,更坚信这条路走对了。我将会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带动更多青年在田野间实现人生价值。”
  “从军营里那一声铿锵的‘到’,到退役后投身志愿服务的‘我在’,这身衣服的颜色变了,但胸膛里跳动的炽热初心和那声‘到’从未改变。永葆兵心,退役不褪色,从‘橄榄绿’转身成为‘志愿红’,开启了另一种守护。我真诚希望在座的每一位朋友,都能加入志愿者的队伍,让我们以志愿之名,行大爱之事,做一个对社会有担当、有爱心的人。从今天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我们手中薪火相传。”太原市“最美退役军人”黄波在宣讲中说。
  
  青年深受鼓舞
  
  聆听主题宣讲后,参训学员深受鼓舞。韵达快递分拨中心的邵林振表示:“聆听‘青社学堂’的主题宣讲,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升华。我将把宣讲中的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与广大新兴青年携手共进,为企业发展再创佳绩,为助力山西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培训期间,全体学员重温了入党、入团誓词。一句句铿锵有力的承诺,一声声发自肺腑的话语久久回荡。现场教学中,大家还参观了韵达快递太原分拨中心的自动分拣线。
  一上午的培训,全体学员深入学习培训内容,严守培训纪律,展现出良好风貌,圆满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学习优秀青年典型拼搏奋进、砥砺前行的精神,在各自行业、岗位上绽放最美青春之花,实现最美人生价值。
  下一步,团省委社会联络部将继续深入贯彻新兴领域团建工作推进会精神,在新兴领域团建工作中强化政治引领、思想引领,扩大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增强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以“青春驿站”“青社学堂”等共青团品牌为载体,拓展线上线下阵地,广泛联系服务各行各业新兴青年群体,积极发挥共青团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宣传团的工作,将党的温暖和关爱传递给他们,推动新兴青年群体与团组织“双向奔赴”,让共青团真正成为新兴青年群体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信得过的“知心朋友”,不断团结引领新兴青年群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中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