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5月07日
山西宏达聚益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文庭

向上生长 山区青年逐梦征程终成企业“掌舵人”


  本报记者 刘琴 见习记者 路诗洁
  
  任文庭,1993年出生于临汾市大宁县,现任山西宏达聚益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这名从山区走出来的青年,凭借着骨子里的坚韧与勤奋,从黄土地一步步迈向广阔的产业天地。
  从校园创新大赛崭露头角,到商海中摸爬滚打,他走过的每一步都彰显着不服输的劲头。如今,任文庭掌舵的山西宏达聚益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已在行业内声名雀起。他的故事,正是一部当代青年的奋斗故事。
  
  从校园创新到产业突围
  
  在临汾市大宁县的山区,黄土地孕育着坚韧与希望,1993年,任文庭在这里出生,父母以务农为生,家庭虽不富裕,却赋予了他勤劳奋进的底色。2012年,任文庭考入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
  大学期间,任文庭积累了扎实的实践经验。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他设计的自动翻书扫描仪荣获二等奖。毕业后,任文庭在一家机械加工企业工作,然而,一次合作纠纷激发了他的创业决心。
  创业初期,条件异常艰苦,一个人、一台手摇式普通机床、一台电焊机、一间租来的25平方米的狭小门面房,就是任文庭的全部家当。这里是他梦想的起点,也是在这里,他坚定了扩张事业版图的决心。
  2016年下半年,命运的转折悄然而至。任文庭成功承接太焦高铁项目,以此为契机,正式开启了企业发展新篇章。
  2023年8月,在长治市高新区的政策扶持下,该公司进驻国家高新区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至此,部门架构、生产流程、管理制度已全面完善,企业步入规范化运营轨道。自2016年以来,企业累计缴纳税款超50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300余个,流动就业岗位达3000余个。
  
  将创新视为核心竞争力
  
  “任总是科班出身,遇到技术难题时,他会立马穿上工作服直奔车间。订单赶工期,他更是以身作则,直接住在公司盯进度。有这样的年轻务实领导,我们干起活来都特别有劲儿。”助理冀春春这样评价。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任文庭始终将创新视为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组建专业团队,引进高学历人才。目前,该公司现已形成涵盖原材料热处理、激光切割、数控机床加工等环节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
  截至2024年11月,该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明专利证书3项、商标注册4项、计算机软件注册权3项以及质量体系认证2项,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多项省、市、区级荣誉。
  任文庭深知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为此,他积极与母校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实习基地,联合申报省级产教融合示范项目。举办“宏达聚益杯”技能比赛,计划从企业内部赛起步,逐步升级为行业赛,最终对接省赛、国赛。
  此外,该公司积极引进多名博士,成立“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充分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切实解决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用人文关怀凝聚员工向心力
  
  近年来,任文庭关注到员工子女教育问题,特别设立职工子女教育托管项目,同时,为员工父母缴纳医保,提供养老保障,让员工能够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为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该公司在园区内精心打造了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帮助员工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增强体质,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
  在任文庭的创业过程中,家人始终是最坚实可靠的后盾。谈及过往,妻子陈璐满是感慨:“从小山村一路走来,其中的艰辛难以言表,他为这个家付出的每一份努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最初的“地摊式”经营模式,一步步成长为管理规范、运营有序的现代化企业,任文庭历经了无数次挑战与变革。然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任文庭始终坚信“付出必有回报”。
  “公司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遇到的困难成倍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紧密协作成为破局关键。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思维相互碰撞,那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难题也都一一被攻克。”对于广大有志于投身实业的青年,任文庭给出了建议:“一定要踏实积累经验,切不可急功近利。要重视自身技能的提升,抓住每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