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并重少先队辅导员“充电蓄能”
本报记者 郭丽菲
“如何让红领巾更鲜艳?”“怎样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为什么同样的队课,有的辅导员上得掌声不断,有的却反响平平?”来自少先队辅导员的真实困惑,在3天的八大课程培训中找到了答案。
近日,由共青团太原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主办的2025年太原市少先队工作者素质提升培训班在太原市团校开班。来自全市的80余名少先队辅导员通过培训不仅提升了理论的高度,更触摸到实践的温度。
培训采用名师讲座法、情景体验法、榜样带路法、实操训练法等方式量体裁衣设置课程,以培蓄力、以训导学、以研提能,盘活资源,激发潜能,提升了少先队辅导员的政治素质与履职能力。来自山西省委党校的理论专家曹扬教授和张耀元教授,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等主题进行了集中授课,引导学员们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初心使命。
少先队辅导员一行来到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参观,穿越千年,领略北齐晋阳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故事,在壁画中挖掘山西文物资源的“教育密码”。沉浸式参观团史展,通过太原市团校老师的讲解,少先队辅导员系统回顾了太原共青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从创建到不断成长、不断建设、不断发展的光辉历程。
山西传媒学院教师牛丽媛讲授的 《以青春之声 筑强国之梦》课程,通过“新世界新青年”和“新时代新青年”两个篇章讲述了青年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奉献青春的奋斗故事。现场演绎原创话剧《张桂梅》片段,张桂梅老师不忘初心的精神与信仰,更加坚定了少先队辅导员为党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太原市光明小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大队辅导员王美荣以 《规范少先队标志礼仪 加强少先队仪式教育》为题,就少先队标志标识与礼仪规范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就少先队仪式活动规范进行了现场实操训练。
针对多数少先队辅导员“不会用”方法技巧、“不敢创”活动设计的痛点,本次培训设置了“名室引航”课程,邀请太原市4个示范性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带来了精品少先队活动课示范,构建起互学互鉴的“立交桥”,为参训学员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案例。资深少先队工作者、小店区晋阳街小学副校长兼大队辅导员王巧萍对4个名师工作室进行了现场“把脉”,精准点评少先队活动课案例的同时,带来了 《精准锚定少先队课程方向 深耕辅导员专业素养提升》专题指导。
专家讲座、舞台剧演绎、党团史教育,课程以信仰之笔勾勒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精神坐标;在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的现场教学中,历史与当下对话,文化自信的种子悄然播撒;团队建设的协作与碰撞,让“独行快”转向“众行远”;少先队仪式教育的标准化实训,于细节处筑牢红色教育的根基;而少先队活动课的生动展示,为辅导员们打开了“深耕细作”的育人视野。
参加培训的少先队辅导员表示,丰富多彩的课程令他们受益匪浅,一定会把学到的新方法运用到实践中,把培训的“火种”转化为实践的“火炬”,用青春书写更加精彩的育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