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深度融合走出乡村振兴路
本报记者 陈彤 通讯员 李立冬 李丽娜
近日,记者获悉,太原市小店区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立足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深耕农业产业发展,深挖非遗和红色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频、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共振的乡村振兴之路。其中,北格镇西蒲村便是这一实践的生动缩影。
赵宏彬是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2017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学经济专业的他发挥所长找项目,同时盘点村里的“家底”。一次,他在整理村委会旧资料时,发现西蒲汾河渡口伏击战及秘密印刷 《论持久战》的线索,通过走访知情人、联络专家求证,让这段尘封的历史逐渐清晰。之后,他在西蒲村打造了山西省首个以 《论持久战》为主题的专题展览馆。展馆通过4个篇章、7个展室,系统展示了这部经典著作的创作历程与历史影响。今年,该村又开设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体验馆。
夕阳下,西蒲红色渡口文化广场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这里曾是来往汾河两岸的交通要道,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该村从历史资料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唤醒了人们对渡口的记忆。
文旅产业发展要聚人气、迸活力,自然离不开食宿。在村北不远处,青瓦白墙的“浅陌村舍”悄然伫立,搭配着茅草覆顶的独特设计,古朴又别致。而扎染、漆扇等传统手工艺体验项目,更为“浅陌村舍”增添了一抹文化亮色。游客亲手参与制作,将缤纷色彩与创意融入作品中,既能收获一份独特的纪念品,又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浅陌村舍”不仅聚起了乡村文旅的人气,更让乡村活力蓬勃迸发,成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生动样本。
如今的西蒲村,既是承载着红色记忆与古建文明的精神家园,也是凝聚村民智慧与汗水的幸福家园。“展望未来,我们还要深挖红色资源,打造沉浸式研学品牌。带着全村人把西蒲村建设成红色文化高地、生态宜居家园、文旅融合样板,让老渡口的故事在新时代续写更精彩的篇章。”赵宏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