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6月26日

山西出台实施方案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本报记者 赵云云
  
  6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同志深入解读《山西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
  
  因地制宜谋划务实举措
  
  今年3月份,中办、国办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山西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近日已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敬介绍说,《实施方案》对标中央文件和有关要求,结合山西实际,按照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的思路,因地制宜谋划务实举措,提出实施七大行动和完善支持政策8个部分、30项政策举措。其中,七大行动包括:需求端的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供给端的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以及外部环境端的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完善支持政策部分进一步强化投资、财政、金融等政策对消费的支撑促进作用。
  《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制约消费领域的突出问题,聚焦民生急难愁盼,兼顾当前和长远、供给与需求,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体现了四个特点:注重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注重发挥山西的优势特色;注重传统消费与新型消费“双轮驱动”;注重机制创新,形成政策合力。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显效
  
  今年汽车、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以旧换新活动社会关注度高、消费者参与意愿强,省商务厅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有哪些特点,取得的效果如何?
  对此,省商务厅副厅长梁志勇介绍说,今年以来,省商务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截至6月23日,消费品以旧换新参与人数超481.11万人次,实现销售超344.2亿元。1—5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1.1亿元,同比增长6.1%,创2023年6月以来最高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1.1个百分点。5月当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8亿元,同比增长7%,位居全国第11位。消费品以旧换新成为消费增长主要动力,1—5月,汽车、家电和通讯器材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5.0%、32.5%和46.9%,拉动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2.5%,拉动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7个百分点。
  今年我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突出“加力”和“扩围”两个方面,在补贴标准上,汽车报废更新与去年一致,置换更新执行国家限定最高标准,对置换购买新能源车补贴1.5万元,燃油车补贴1.3万元;家装今年对购买1级能效水效标准的产品享受额外5%的补贴,立减额度达到20%;电动自行车补贴标准由去年的500元提高到600元;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 (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补贴标准为最终销售价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过500元。在补贴范围上,除新增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三类电子产品购新补贴外,家电补贴品类由去年的30类扩充到42类,家装由去年的32类扩充到40类,基本实现了居民日常消费产品的全覆盖。在参与主体选取上,线上销售主体扩充至25家,涵盖了京东、抖音、快手、淘宝、天猫等主要线上平台。在资金审核兑付上,创新审核方式,压缩审核时间,提高资金兑付效率,让真金白银迅速、便捷直达消费者。在活动组织上,发挥“政策+活动”促消费叠加效果,联合其他省直部门开展了多场专项促消费活动,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消费场景,现场氛围浓厚热烈。
  梁志勇表示,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不断优化补贴审核流程,提高资金兑付效率,针对消费者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细致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同时结合“毕业季”“暑期档”等消费热点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推动全省消费市场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