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服务蓝图 赋能县域发展
本报记者 刘琴
7月2日至4日,山西财经大学师生一行21人赴长治市沁县开展了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就深化校地合作进行了座谈。
活动首日,实践团队走进 《新华日报》(华北版)旧址,深入了解其历史,感受“新华精神”;在八路军总部小东岭旧址,于历史实物与场景复原中追寻先辈足迹;在牺盟会新军纪念馆,通过众多展品了解决死队抗战历程;在沁县民俗馆,收集民俗文物资料,认识到民间文化保护的时代价值。
第二天的沁州水脉生态行中,实践团队深入探访沁县多处水域,了解水域治理创新实践,在丛林探险等活动中强化团队合作。在上党银号旧址,开启红色金融文化之旅,感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沁园春矿泉水生产基地的智能化运作,让实践团队了解到地域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路径;在团沁县县委主办的座谈会上,青年学子与优秀毕业生共绘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蓝图。
第三天的沁州企链兴农行,实践团队参观了沁州黄小米集团,了解小米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创新活力;在惠而旺醋业开发公司,惊叹于古法酿醋工艺;在沁州黑产业园,深度学习产业融合模式,明确服务乡村的担当;走进南涅水石刻馆实践研学,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红旅铸魂、水韵启智、产业赋能”为脉络,实践团队返乡后通过自媒体推广沁县文化与农产品,撰写调研报告,为县域发展赋能。团沁县县委相关人员表示,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让“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为青年助力沁县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