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接力心向党 红色家书传薪火
本报记者 张丽 通讯员 路飞飞
近日,中北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举行了“青春接力心向党 百年家书传薪火”党建实践活动启动仪式,该学院党委委员、师生党支部书记,以及师生党员参加。
红色家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时期,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模范人物及其家属亲友间往来的书信,不仅承载着个人情感与家庭记忆,更凝聚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无私的奉献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载体。该学院在推进学生党建思政工作中,以红色家书为载体,依托校辅导员工作室“心语平话”开展了形式丰富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成功立项山西省一流课程、省级教改、省哲社课题、省统战课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等。今年成功入选“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团队。此次启动仪式既是对前期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更是以仪式化形式推动活动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
启动仪式现场,师生精选出百封红色家书,百名学生现场认领,按照家书所覆盖的年代共分成革命烽火、全面抗战、解放征程、建设新生、改革春潮、复兴之路6个小组,各小组组长依次上台介绍了家书的作者及时代背景,并代表团队发表红色家书传承宣言,展现接力红色精神的坚定决心。
活动特别设置了家书情景展示环节。研究生高晓慧与读高中的弟弟高晓飞现场演绎《赵一曼家书》,还朗诵了为对方写的亲情书信,以当代青年视角诠释红色精神的传承,温馨而励志的场景感人至深。
根据活动规划,百名师生将利用暑假开展家校社协同、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实践,围绕“作家书者及时代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宣传教育、怎样传承”三个维度深入研究,通过共读原著、共写感悟、共传精神,与革命先辈展开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将红色家书转化为可观看、可传播的教育资源,并计划将研究成果集结成册,形成学院党建思政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