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7月11日

从陆海交汇处启航

●若汐


  一块海蚀岩界碑、一座“山海相连”雕塑、一条725公里长公路的起点,在中国陆地边境线和海岸线的交汇处,中越界河的浪涛声里,历史与现实交织成独特的边境和弦。
  2025广西旅游年活动火热开展之际,“美好中国行·走进广西边关国家风景道”采风团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中越界河风景区,探寻其独特的魅力。
  百年榕树的浓荫下,一块1.7米高的石碑静立着。赭石色的碑体在海风侵蚀中显出斑驳,上面“大清国钦州界”几个正楷大字依然清晰可辨。这是1890年由知州李受彤题写的大清国一号界碑,它脚下的广西东兴竹山村,正是中国陆地边境线与海岸线的交汇原点。
  界碑东侧,一座35米高的红蓝双色雕塑直指苍穹。“山海相连”地标广场上,这个抽象化的“兴”字造型格外醒目。“红色象征山脉,蓝色代表海洋,这里是陆疆与海疆的握手点。”广旅东兴边海投资有限公司的何欣燃介绍着雕塑的深意。她指向基座下纵横交错的铜线道:“经纬交汇处,标记着这里既是中国22000公里陆地边境线的起点,又是18000公里海岸线的终点。”如今,这里已是游客们争相打卡的标志性景观。
  视线转向地标广场西侧,一个刻有公路走向图的球体静卧——这是广西沿边公路零公里纪念坛。“过去沿边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沿边难,沿边苦。河来隔,山来堵。找得朝来晚没煮,一天才走五里路’。”何欣燃说,2000年,为改变边境地区的闭塞状况,一场轰轰烈烈的边境建设大会战拉开序幕,标志性工程便是修筑这条725公里长的沿边公路。它如同一条坚韧的银线,穿山越岭,不仅彻底改变了沿边人民的生产生活,更为边境旅游打开了通道。2018年,这条沿边公路并入新219国道,起点仍为竹山村,终点延伸至新疆喀纳斯,总长10065公里的“国之大道”,实现了从“海誓”到“山盟”的壮丽连接,如今已成为自驾爱好者眼中的黄金旅游线,一路串联起边境的多样风光。
  今年4月29日,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中越界河游项目在距离景区不远的北仑河1377号界碑附近启动。“船行山水间,一步跨两国”说的就是这条特色航线。界河游项目成为两国“海陆联动、文旅交融”的边境旅游新名片。游客们在船上既能欣赏两岸风光,又能感受两国文化的碰撞,独特的体验让这条航线迅速走红。
  界河游船返航时,夕阳正将北仑河染成金红色。两岸的灯火渐次点亮,勾勒出和平安宁的轮廓。不远处,那红蓝相间的“山海相连”雕塑,在暮色中依然醒目——它敞开,联结着古今丝路;它坚定,守护着山河无恙;它顶天立地,见证着边境的繁荣与活力,也昭示着两国人民友好共处的愿景。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而北仑河的水流依然平静。它见证过界碑立起时的过往,承载过岁月的变迁,如今正托起两国百姓日常往来的小船,托起沿边公路延伸的旅游希望,托起边境地区日新月异的崭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