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黄河一号”解锁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本报记者 田璐
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不仅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更是在革命岁月中承载着一段段震撼人心的红色记忆。回顾革命往事,黄河岸畔留下了炽热的红色印记,这为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开启红色研学之旅提供了丰富的打卡点。这个暑假,本期《山西青年报》带亲子家庭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走进忻州、运城等地的红色研学地标,让孩子们在黄河岸畔探寻大河文明的同时,在历史的回响中追寻 “信仰之光”。
岢岚是个好地方忆往昔感悟精神
忻州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隔长城揽云朔、南界石岭通太原、西带黄河望陕蒙、东临太行连京冀,有“晋北锁钥”之称,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以忻州为起点,一路将境内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公路互联互通,串连起沿黄奇观、古渡和红色地标、革命旧址等特色景点,让更多游客走近黄河感受黄河文化及其蕴含的红色文化。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畅行忻州,寻找红色印记。一路来到革命老区岢岚县,贺龙、续范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1948年,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西柏坡途中路居岢岚,并留下“岢岚是个好地方”的赞誉。
岢岚县毛主席路居馆位于岚漪镇,该馆是山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省级红色文化遗址。馆内珍贵的历史文物、照片和影视资料,生动再现了毛泽东东渡黄河经岢岚前往西柏坡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游客们怀揣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在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文物前驻足凝视,体悟当年的革命岁月。讲解员则以生动的语言、详实的史料,将革命故事娓娓道来,从重大历史事件到英雄人物事迹,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拍照打卡成为游客在红色革命纪念馆中的独特留念方式,馆内特别设置了多个拍照打卡点,希望通过镜头让游客记录下这些珍贵瞬间,让更多人了解红色历史。
寻访红色五台见证信仰与传奇
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发祥于五台,八路军北上抗日的第一个总部南茹村八路军总部驻扎于五台,第一个抗日根据地的“模范病室”白求恩模范病室创建于五台……这片英雄的土地见证着信仰与传奇。这个暑假,何不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加持下,到忻州五台见证信仰与传奇。
如果你正值初中阶段,即将在历史课上学习中国近代史,不妨趁着暑假去趟五台县金岗库村,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纪念馆,了解一段特殊的红色记忆。该馆是在军区司令部旧址的基础上修建的。旧址院落坐西向东,紧靠山根,位置险要。在这里,聂荣臻曾接见了国际友人白求恩。现有“铁血长城”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抗战史迹展和 “千秋风流一元戎”聂帅生平展等。
“七七事变”后,八路军总部在朱德率领下,驻扎在五台县南茹村。南茹村是八路军总部抗战出征的第一个驻扎地,而且是八路军由“北上”改为“南移”的折返地,更是八路军战略部署重大调整的完成地。如今,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
暑假里,五台县徐向前故居和徐向前元帅纪念馆成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热门打卡地。在这里,亲子家庭、大学生等通过观看历史文物、图片和影像资料,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暑期研学游、红色游,将课堂延伸至历史现场,引导青少年在行走中感悟家国情怀。
稷麓山上革命火种点燃河东
中条山的烽火印记,黄河岸的革命火种……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来到红色热土——运城。这里孕育了晋南革命的精神丰碑,这里镌刻着军民同心的战斗史诗,深藏着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
运城市盐湖区上王乡牛庄村,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稷麓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成为稷麓山上声名赫赫的河东“小延安”。走进牛庄村,稷麓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经全面改造,打造出“河东星火”“盐湖春秋”等五大主题展馆,各种老物件、老照片等带给游客沉浸式的红色体验。其中,“红色传承”展馆化身研学阵地,配备教学设施,循环播放《牛庄下蛋记》等微电影,讲述着革命先烈嘉康杰发展党员等红色故事。
近年来,牛庄村依托纺织坊、磨坊、官院、茶馆、稷麓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红色资源,以“两坊两馆一树一台一故居”为思路,打造了一条红色旅游路线,成了“盐湖区十大美丽村庄”之一。
1929年那个不平凡的盛夏,红色火种从永济点燃。当时,中共河东特委负责人嘉康杰在永济西开张小学秘密介绍教师李荣入党,建立了永济第一个党支部——中共虞临永支部,自此越来越多的蒲坂儿女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中共虞临永支部纪念馆前,树立着一块刻有“中共虞临永支部旧址”的石刻。作为党性教育基地,该馆在不断完善支部旧址建设的同时,深入挖掘展示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丰富完善基地资源和展陈内容,积极充实教育资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精神。
寻迹“革命摇篮”红色资源成“活教材”
这个暑假,和父母畅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踏着刻印在黄河岸畔的红色足迹,到运城触摸红色基因。
一路来到夏县稷王山上的堆云洞,这里是晋南地区早期革命活动据点,曾是中共河东特委秘密办公地,承载着党组织开展地下斗争的光辉历史,被誉为 “晋南革命的摇篮”。后来,当地政府利用红色资源,建设了夏县堆云洞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挖掘历史遗存背后的革命故事,还原了1929年河东特委在此组织工农学生运动、发展党员的壮阔历程,让红色资源成为党史学习的“活教材”,为新时代党史学习提供了鲜活样本。
运城,这片英雄辈出的土地,曾上演过无数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如今,这些地方依然值得我们去探寻,去感受那份沉重的历史与英勇的抗战精神。
在运城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位于临猗县的傅作义将军故居成了历史的见证。一路研学至此,不仅可以追溯将军的英勇事迹,还能感受抗战精神的深沉与坚韧。故居的每一块砖、每一面墙,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让人不禁沉思。
一路畅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烽火连天的号角声依然在耳边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