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绿色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记者 高静 通讯员 曹琳
作为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绛县农商银行积极践行绿色金融理念,以创新服务模式、特色信贷产品和优化服务渠道为抓手,为当地绿色产业注入金融“活水”,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强劲乐章。
深耕沃土绿色产业崛起的县域密码
近年来,该行以绛县路径“三新、五化”为指引,主动担当,支持绿色产业,推动绿色产业朝区域特色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产业融合化、信息智慧化迈进,目前为绿色产业提供资金支持达8.7亿元。如今,10万亩山楂、5万亩樱桃、6万亩中药材、近万亩草莓构成了绿色产业的核心版图,年产值超20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27.6亿元。
精准滴灌多维举措激活产业动能
该行围绕绿色金融发展要求,构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经过充分调研,制定了 《绿色信贷经营方针和发展规划》《关于信贷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方案及操作流程》等一系列制度方案,构建了涵盖制度设计、流程优化、考核激励的保障体系,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措施,为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专业团队 搭建立体化服务网络
该行成立绿色金融工作委员会,设立授信调查和审批部门,实行调审分离,提升服务效率。通过选拔优秀客户经理,充实绿色产业信贷队伍,将人员配置和绩效薪酬向基层倾斜,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服务高效的专业团队。同时,推行网格化管理,客户经理化身“网格员”“情报员”“服务员”,构建起 “网格员—区域办贷网点—授信调查部—授信审批部”四级授信体系,将金融服务延伸至每一个角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精准对接量身定制金融解决方案
该行依托“整村授信”工程,高管、中层负责人和客户经理100余人,深入辖内乡镇,对种植户、上下游经营户、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开展大调研,建立“绿色产业信息档案”,实现对客户信息和需求的精准掌握。根据客户信誉、经营能力等条件进行评级授信,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的管理办法,授信额度从10万元到200万元不等,确保资金精准滴灌。此外,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绿色金融政策,提升公众认知度,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创新驱动 打造特色化产品服务
在产品创新上,该行依托 “晋享贷”平台,推出“红金贷”“大棚贷”“药财贷”等一系列接地气的信贷产品,提供“线上+线下”便捷服务,优化流程、简化手续、限时办结,让客户在家就能申请贷款。开展“行业授信”,通过与农业农村局、果业中心合作,举办21场行业批量授信会,对接2300多户客户,授信3.6亿元,覆盖种植、储藏、加工等全产业链。同时,推行 “四增两降”政策,即增加授信覆盖面、信贷产品、贷款额度、金融服务,降低贷款利息和担保门槛,切实让利客户,解决融资难题。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绛县农商银行坚守初心,以金融之力赋能绿色产业,从田间果园到加工车间,从种植农户到小微企业,描绘着更加绚烂的乡村振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