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有企业 团青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 安茜
团员和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走向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青年员工的思想引领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于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严峻,国企团员和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呈现出新的特点。如何与时俱进地做好新时代国有企业团员和青年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团青宣传工作面临的系统性挑战
当代团员和青年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深化期和互联网技术的爆发期,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国有企业青年员工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创新意识。但同时,受多元文化影响,部分青年存在价值取向功利化、理想信念模糊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国企青年宣传工作的深入发展。
(一)教育供给与青年需求的结构矛盾。一是价值观念多元化,由于网络信息的冲击,多数青年受到非传统价值观的引导,倾向于特立独行的价值取向;二是信息获取碎片化,由于短视频媒介爆发,青年接触的信息源头并非传统文学作品,而是碎片化信息;三是成长需求个性化,传统“填鸭式”教育已难以满足青年的学习需求,知乎等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使得青年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定制学习计划。
(二)传统媒介与新型模式的脱节现象。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团员和青年的思想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尽管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但许多基层团组织仍停留在“一张报纸、一块黑板、一个喇叭”的传统模式。这就导致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指导脱节、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脱节、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脱节。传统的宣传手段已无法满足团员和青年对于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趣味性要求,加上网络空间中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对青年产生不良影响,使得宣传思想工作推进艰难。
(三)宣传队伍与实际需求的供需失衡。宣传队伍存在“三缺”问题:缺专业人才,很多基层团干部是兼职;缺系统培训,专业性不足;缺激励机制,工作积极性不高。宣传要求往往过于宏观和理论化,缺乏创新性、互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无法满足年轻人需要的培训模式和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这种失衡导致宣传队伍无法身先士卒,遑论通过自身影响广大团员和青年,进而影响了宣传教育的效果。
二、新时代国有企业团青宣传工作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供给转型。构建精准化内容供给体系,建立需求调研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专题调研,准确把握青年员工思想动态,结合不同业务板块和岗位特点,分类开展思想引领和技能培训,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从“单向传导”到“共生共创”的关系重构。创新全媒体传播矩阵。建设“中央厨房”式内容生产平台,整合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传播”的融媒体宣传矩阵。培育青年网红宣传队伍,创作优质网络文化产品。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运用VR、AR等技术,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宣传阵地。
(三)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方法革命。建设专业化工作队伍,实施“青马工程”升级版,聘请资深媒体人、专家学者担任指导老师,培养既懂理论又懂新媒体的复合型人才。将宣传工作纳入团干部考核体系,培养青年媒介素养,打造“青春企业”传播工程,讲好国企青年奋斗故事,弘扬新时代国有企业精神。
三、新时代国有企业团青宣传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建议
(一)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国有企业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团委具体负责、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将团青宣传工作纳入企业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健全宣传工作制度体系,制定《国有企业团青宣传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工作标准、流程规范和考核指标,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定期针对思想引领效果、青年参与度和品牌影响力等维度进行成效评估。
(二)强化资源整合能力。构建“大宣传”资源平台。整合企业内部宣传部门、工会、人力资源等部门资源,建立宣传工作资源共享库。打造数字化宣传矩阵,建设集学习、交流、服务于一体的国企青年线上平台。建立外部合作机制,与高校、主流媒体等建立战略合作,引入优质教育资源。
(三)培育特色品牌项目。打造“国企青年说”品牌,组织青年技术骨干、劳模先进开展巡回宣讲,重点培养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青年宣传骨干,建立宣传人才库,选拔理论宣讲、新媒体运营、活动策划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用青年语言讲好国企故事。创新“青”字号工程。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传统品牌建设,赋予新时代内涵。建立“师徒结对”机制,组织青年向老专家、老劳模拜师学艺。
国有企业要立足新时代要求,将团青宣传工作与企业改革发展深度融合,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既要坚守育人初心,又要创新方式方法。发挥国有企业优势,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将理论武装与岗位实践相结合,将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形成具有国企特色的团青宣传工作新模式,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培养造就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